戍怎么读音?这个词怎么解释?

Random Image

戍怎么读音?这个词怎么解释?

一、“戍”的读音

“戍”的拼音为 shù(第四声),与“树”“术”“竖”等字同音。需注意与形近字“戌”(xū)、“戊”(wù)区分,三者字形相似但读音和含义完全不同。

二、“戍”的基本解释

1. 本义:动词,指军队驻守、防卫边疆,如“戍边”“戍守”。
– 例:《说文解字》:“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2. 引申义
戍卒:古代驻守边疆的士兵,如“谪戍之众”(《过秦论》)。
戍所:军队驻防的地点,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即为戍所。

三、实际案例解析

1. 古代文献
– 《诗经·小雅·采薇》:“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描述士兵因戍边无法归家。
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反映唐代戍边制度的残酷。

2. 现代应用
– 地名保留:如新疆“戍堡遗址”,是古代戍边军事设施的遗迹。
– 成语使用:“屯垦戍边”(既驻防又开垦)仍是当代边疆政策的重要术语。

四、常见混淆辨析

| 汉字 | 拼音 | 含义 |
|——|——|————-|
| | shù | 驻守、防卫 |
| 戌 | xū | 地支第十一位,或指代时辰 |
| 戊 | wù | 天干第五位 |

重点提示:可通过口诀“点戍(shù)、横戌(xū)、空心戊(wù)”记忆三者区别。

五、总结

“戍”是汉语中与军事防卫密切相关的字,读音为shù,需结合历史背景和实际用例理解其内涵。掌握时需特别注意与“戌”“戊”的区分,避免误读误用。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富贵不能淫,这句话出自哪里?

    《富贵不能淫》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经典出处与原文背景 “富贵不能淫”这句千古名言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提出的”大丈夫”标准之一。原文如下: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在与弟子景春讨论”何为真正的大…

    2025年3月26日
    1900
  • 破釜沉舟的决策是出自哪里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决策:历史典故与现代启示 # 破釜沉舟的起源 破釜沉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秦朝末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一次关键决策。 # 历史背景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不断。项羽作为楚国的将领,率领军队与秦军展开决战。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面对强大的秦军,决定采取破釜沉舟的策略。他命令士兵将渡河…

    2025年3月23日
    1520
  • 棋高一着怎么读?智谋成语发音教学

    棋高一着怎么读?智谋成语发音教学 一、成语“棋高一着”的正确读音 “棋高一着”的正确拼音为:qí gāo yī zhāo。– “着”在此处读作zhāo,意为“一步棋”或“计策”,而非常见的“zhe”或“zháo”。– 错误读音示例:qí gāo yī zhe(×) 重点提示:许多人在口语中误读为“zhe”,需特别注意其正确发音。 二、…

    2025年3月29日
    1240
  • 破釜沉舟是出自哪次战争的决策?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与战略决策 破釜沉舟的起源 破釜沉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成语,源自秦末农民战争中的一次关键决策。这一典故发生在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由项羽领导的反秦联军与秦军主力展开决战。项羽为了激励士气,下令砸碎锅具、凿沉船只,断绝退路,以此表明全军将士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决心。 巨鹿之战的背景 秦朝末年,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导致民不聊生,各地爆发了…

    2025年3月23日
    1650
  • 名帖怎么读?正确发音一学就会!

    名帖怎么读?正确发音一学就会! 在学习书法或研究古代文献时,名帖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然而,许多人在阅读名帖时,常常遇到发音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名帖的正确发音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您快速掌握。 一、名帖发音的基本原则 1. 尊重历史发音:名帖中的文字多为古代汉字,其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参考古代音韵学资料,尽量还原其历史发音。 2. 结…

    2025年3月12日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