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怎么读音?这个词怎么解释?

蠡怎么读音?这个词怎么解释?

一、“蠡”字的正确读音

“蠡”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以下两种常见读音:
1. (第二声):如“范蠡”(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2. (第三声):如“以蠡测海”(成语,比喻见识短浅)。

重点提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人名、地名中),读作“lí”;而作为动词或特定成语时读“lǐ”

二、“蠡”字的基本解释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蠡”的含义如下:
1. 名词
古代舀水或酒的器具(如“瓢蠡”)。
地名用字(如河北省“蠡县”)。
2. 动词
虫蛀木(引申为器物磨损,如“蠡朽”)。

重点内容
“范蠡”是历史上真实人物,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居经商,被尊为“商圣”。
“以蠡测海”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比喻用狭隘的眼光看待广阔事物。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人名中的“蠡”

范蠡(Fàn Lí)
春秋时期越国谋臣,与文种并称“卧薪尝胆”的核心人物。后化名“陶朱公”成为富豪,“蠡”在此必须读“lí”

案例2:成语中的“蠡”

“以蠡测海(yǐ lǐ cè hǎi)”
> 《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皆喻其小也。”
此处“蠡”指,读音为“lǐ”,强调用瓢测量大海的荒谬。

案例3:地名中的“蠡”

河北省蠡县(Lí Xiàn)
因古为“蠡吾县”而得名,“蠡”在此固定读“lí”

四、常见误读纠正

– ❌ 错误:将“范蠡”读作“Fàn Lǐ”。
– ✅ 正确:“Fàn Lí”(历史人名读音需遵循传统)。

五、总结

“蠡”字的读音和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lí”:用于人名、地名(如范蠡、蠡县)。
“lǐ”:用于动词或成语(如以蠡测海)。

掌握多音字的规律,能有效避免语言使用错误。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午11:24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午11:24

相关推荐

  • 觚棱怎么读?古代建筑术语发音教学

    觚棱怎么读?古代建筑术语发音教学 一、“觚棱”的正确发音 – 拼音:gū léng– 发音要点: – “觚”(gū):声母为“g”,韵母为“ū”,发音类似“姑”。 – “棱”(léng):声母为“l”,韵母为“éng”,注意与“棱角”的“棱”同音。– 常见误读: – 误读为“hú lén…

    2025年3月29日
    1320
  • 伤寒论是哪个朝代的医学宝典?

    《伤寒论》是哪个朝代的医学宝典? 引言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还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伤寒论》究竟成书于哪个朝代?它的历史背景和医学价值如何?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 《伤寒论》的成书朝代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由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张仲景…

    2025年3月23日
    1470
  • 屙怎么读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屙的读音与释义 一、读音 “屙”的普通话拼音为 ē,属于第一声(阴平)。– 示例: – “屙屎”(ē shǐ)指排泄粪便。 – “屙尿”(ē niào)指排尿。 注意:部分地区方言中可能读作“wō”或“ò”,但标准普通话以 ē 为准。 二、字义解析 “屙”是一个动词,专指排泄大小便的动作,属于口语化用词,常见于方言或非正式…

    2025年4月6日
    2010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文出处与人生智慧 引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句经典名言,表达了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保持内心平静与超然的态度。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的哲学智慧,也对现代人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启示。本文将探讨这句话的出处、含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古文出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

    2025年3月23日
    1640
  • delicious怎么读?美味英语单词发音教学!

    delicious怎么读? 1. 单词“delicious”的正确发音是 /dɪˈlɪʃəs/。其中,第一个音节“di”发音为 /dɪ/,第二个音节“li”发音为 /ˈlɪ/,最后一个音节“cious”发音为 /ʃəs/。2. 需要注意的是,重音在第二个音节上,即“li”部分。发音时要注意将重音放在正确的位置,避免读成 /ˈdɪlɪʃəs/ 或 /dɪˈlɪ…

    2025年3月9日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