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耒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一、耒的读音
“耒”字的正确读音是“lěi”,属于第三声。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代农耕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误读:由于字形与“来”(lái)相似,部分人会误读为“lái”,但这是错误的。
二、耒的含义
1. 本义:古代农具
“耒”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翻土工具,形似木叉,是犁的前身。《说文解字》记载:“耒,手耕曲木也。”其结构包括:
– 耒柄:手持的长杆;
– 耒头:下端分叉,用于刺入土壤。
2. 引申义:农耕与文明
耒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象征,常与“耜”(sì)合称“耒耜”,代表早期农业技术。例如:
– 《易经·系辞下》:“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 历史案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证明7000年前中国已使用耒耜耕作。
3. 现代用法
– 地名:如湖南省耒阳市(“耒”为专用地名,读音仍为lěi);
– 姓氏:罕见姓氏“耒”,源自古代职业(制作耒具的工匠)。
三、实际案例:耒阳与农耕文化
湖南省耒阳市是中国唯一以“耒”命名的城市,其名称直接关联古代耒水(因流域内农耕发达得名)。当地建有“耒耜文化广场”,展示耒具演变历史,印证了“耒”字的文化延续性。
四、总结
– 读音:lěi(第三声),切勿误读;
– 核心意义:古代农具,后引申为农耕文明符号;
– 现代价值:地名、姓氏及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字源。
小贴士:若需记忆,可联想“耒阳”(lěi yáng)或“耒耜”(lěi sì)等固定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