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怎么读音?掌握这个轻柔物质的正确发音!

Random Image

絮怎么读音?掌握这个轻柔物质的正确发音!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絮”这个字,但很多人并不确定它的正确发音。实际上,“絮”字的拼音是,第四声。这个发音与“续”、“序”等字相似,但要注意声调的不同。

2. “絮”字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最常见的是指轻柔的纤维物质,如棉絮、柳絮等。例如,在春天,柳树会飘散出大量的柳絮,这些柳絮随风飘舞,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据统计,一棵成年柳树每年可以产生数百万颗柳絮,这些柳絮不仅美观,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除了指代纤维物质,“絮”字还可以用来形容说话啰嗦、不简洁。例如,我们常说某人“絮絮叨叨”,就是指这个人说话冗长、重复。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人们在日常对话中,平均每分钟会说150到200个字,而“絮絮叨叨”的人往往会超过这个平均值,达到每分钟250个字以上。

4. 在文学作品中,“絮”字也常被用来营造柔美、细腻的氛围。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里的“随风潜入夜”就让人联想到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5. 总的来说,“絮”字的发音是,第四声。它不仅指代轻柔的纤维物质,还可以形容说话啰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正确掌握这个字的发音和用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0)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 东施效颦的典故出自哪里?

    东施效颦的典故起源与深层含义 一、典故出处 “东施效颦”的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天运》篇。原文记载:>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关键解析 1.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因心口疼痛皱眉的姿态更显柔弱之美。2. 东施:文中未直接命名,后世以“东施”代指模仿者,强调其…

    2025年3月26日
    1230
  •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哪部作品?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哪部作品? 引言 范进中举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本文将探讨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哪部作品,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范进中举的故事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巅峰之作,通过对儒林人物的刻画,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社会风气的腐败。 故…

    2025年3月23日
    1620
  • 绾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绾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 一、绾的读音 “绾”的拼音是 wǎn,属于第三声(上声)。在普通话中,它的发音与“晚”(wǎn)相同,但需要注意声调的正确性。常见错误读音:由于字形复杂,部分人误读为“guān”或“wān”,需特别注意。 # 二、绾的字义解析 ## 1. 基本含义 “绾”的本义是指“盘绕、系结”,多用于描述将丝线、头发或绳索等物体缠绕成结的…

    2025年4月3日
    1540
  • 逖这个字怎么读,又是什么意思?

    “逖”这个字的读音为 tì。 意思解析: 基本含义: “逖”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远也”,表示距离遥远。这是“逖”字最直接和常见的含义,与“辶”(走之旁)表示行走、距离的意义相符合。例如,在古文中常有“逖矣!西土之人”的表述,意为“遥远啊,西方的人们”。 引申含义: 由于“逖”字表示遥远,因此也可以引申为疏远、不亲近等意义。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形容时间…

    2025年2月8日
    1500
  • “杨修”该怎么发音?

    如何正确发音“杨修”? 一、“杨修”的标准发音 “杨修”的普通话标准发音为:Yáng Xiū– 杨(Yáng):第二声(阳平),发音时声调上扬。– 修(Xiū):第一声(阴平),发音平稳且轻短。 重点提示:1. “修”的韵母是“iu”,实际发音类似“优”(但声调为第一声)。2. 避免将“修”误读为“xiù”(第四声,如“锈”)。 &#…

    2025年4月10日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