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读音怎么解释?它代表什么?

Random Image

徜徉的读音与含义解析

1. 读音解释

徜徉的拼音为 cháng yáng(注:第二声 + 第二声),是一个汉语双音节词语。需注意与“倘佯”(tǎng yáng)区分,后者为近义词但使用频率较低。

常见误读
– 错误读作“tǎng yáng”或“cháng xiáng”。
重点内容:在古汉语中,“徜”曾读“táng”(如《诗经》注音),但现代汉语已统一为“cháng”。

2. 词义与象征意义

2.1 基本词义

本义:指悠闲自在地漫步,如“徜徉于林间小径”。
引申义
精神层面的沉浸(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事物自由流动的状态(如“云彩徜徉天际”)。

2.2 文化象征

重点内容:徜徉在古典文学中常体现超脱、自在的哲学意境,例如:
– 庄子“逍遥游”思想与之呼应,代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
– 唐宋诗词中多用于描写隐逸生活(如白居易“徜徉野水畔”)。

3. 实际案例

3.1 文学作品

苏轼《赤壁赋》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虽未直接使用“徜徉”,但描绘的正是徜徉于自然与酒乐中的意境。
现代散文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雨里徜徉着多少唐人的诗句”,将物理行走升华为文化沉浸。

3.2 日常应用

旅游宣传
“徜徉在马尔代夫的碧海蓝天间”(突出悠闲体验)。
品牌文案
某书店广告语:“徜徉书海,遇见灵魂的回响”。

4. 常见混淆词辨析

| 词语 | 读音 | 用法差异 |
|———–|————|—————————|
| 徜徉 | cháng yáng | 强调悠闲、沉浸感 |
| 徘徊 | pái huái | 含犹豫不决或重复动作之意 |
| 踯躅 | zhí zhú | 书面语,多指停滞不前 |

重点内容:徜徉的正向情感色彩是其核心特征,区别于“徘徊”的消极意味。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徜徉”既是动作描述,更是文化意蕴的载体,正确理解与使用能显著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美感。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齐民要术怎么读?古书名发音教学!

    《齐民要术》怎么读?古书名发音教学与阅读指南 一、书名发音解析 《齐民要术》的正确读音为:Qí Mín Yào Shù– 齐(Qí):第二声,意为“平民”或“百姓”。– 民(Mín):第二声,指“人民”。– 要(Yào):第四声,此处意为“重要”或“要领”。– 术(Shù):第四声,指“技术”或“方法”。 常见…

    2025年4月2日
    1210
  • drain怎么读?排水英语单词发音教学!

    Drain怎么读?排水英语单词发音教学! 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单词发音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将重点讲解“drain”这个单词的发音,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 Drain的基本发音 Drain的发音为 /dreɪn/,音标分解如下:– d:发音类似于中文的“d”,舌尖轻触上齿龈。– r:发音时舌尖卷起,靠近上颚…

    2025年3月9日
    1860
  • pik怎么读?缩写词或人名发音

    PIK的发音指南:缩写词与人名的正确读法 1. PIK作为缩写词的发音 PIK作为缩写时,通常按字母逐个发音,即 /piː aɪ keɪ/(拼音近似“皮-艾-凯”)。具体发音需结合上下文: – 金融领域:若指 Payment-in-Kind(实物支付),专业场景中仍读作字母音,但部分从业者会连读为/pɪk/(类似“皮克”)。 – *案…

    2025年4月5日
    1420
  • 哪些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哪些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都源自这些故事。这些成语不仅语言精炼,而且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本文将介绍一些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其应用。 1. 画蛇添足 故事背景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故事讲述了几个人比赛画蛇,谁画得快谁就能得到一壶酒。其中一人画得最快,却在蛇身上添了脚,结果反而…

    2025年3月23日
    1600
  • “宿务”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宿务”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1. “宿务”的拼音与发音 “宿务”是菲律宾著名城市Cebu的中文译名,其正确拼音为“sù wù”(第四声+第四声)。– “宿”:读作“sù”,与“宿舍”的“宿”同音。– “务”:读作“wù”,与“任务”的“务”同音。 常见错误:许多人误读为“xiǔ wù”或“sù wú”,这是因“宿”字多音(如“一宿”读…

    2025年4月10日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