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Random Image

蛊怎么读音?它的意思是什么?

1. “蛊”的读音

“蛊”的拼音是“gǔ”,第三声。在汉语中,它是一个单音节字,发音时需要注意声调的准确性,避免与“古”(gǔ)、“鼓”(gǔ)等同音字混淆。

2. “蛊”的基本含义

“蛊”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
古代毒虫:指一种通过人工培养的毒虫,传说中具有神秘力量。《说文解字》解释为“腹中虫也”,即人为制造的毒虫。
迷惑或毒害:引申为用邪术害人或迷惑人心,如“蛊惑人心”。
中医术语:指由寄生虫或毒素引起的疾病,如“蛊胀”(一种腹部积水的病症)。

3. 实际案例:历史上的“蛊”

案例1: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宫中发生著名的“巫蛊之祸”。有人举报太子刘据用“蛊术”诅咒武帝,导致太子被迫起兵反抗,最终自杀。这一事件牵连数万人,成为汉代宫廷斗争的典型案例。
重点分析:此处的“蛊”指巫术中的诅咒手段,反映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

案例2:云南少数民族的“蛊”传说

在云南苗族、侗族等地区,至今流传关于“蛊”的民俗传说。当地人认为“蛊”是女性培养的毒虫,可控制他人或带来灾祸。例如,某些村落会避免与“养蛊人”通婚。
重点内容:这类传说体现了“蛊”在民间文化中的神秘性和禁忌性。

4. 现代语境中的“蛊”

文学与影视:常见于奇幻题材,如《鬼吹灯》中的“蛊毒”设定。
网络用语:衍生出“被蛊到了”等流行语,形容被某人或事物深深吸引(中性或调侃用法)。

5. 总结

“蛊”(gǔ)是一个承载历史、民俗和神秘色彩的汉字,其含义从毒虫延伸到精神控制,并在现代文化中不断演变。理解它需要结合具体语境,避免片面解读。

提示:若在文献中遇到“蛊”,需注意区分其字面意义与象征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accept怎么读?英语基础词汇发音教学!

    英语基础词汇发音教学:accept怎么读?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基础词汇的正确发音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将重点讲解一个常用词汇——accept的发音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1. accept的发音解析 accept的发音为 /əkˈsept/,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ə/: 这是一个弱读音,类似于…

    2025年3月13日
    980
  • 跽怎么读?文言词汇发音教学!

    跽怎么读?文言词汇发音教学! 1. 什么是“跽”? “跽”是一个文言词汇,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一种跪坐的姿势。在古代礼仪中,跽是一种常见的坐姿,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或祭祀活动中。 2. “跽”的发音 “跽”的拼音是“jì”,声调为第四声。发音时,注意“j”的发音要清晰,类似于“鸡”的声母,而“ì”则是一个短促的第四声。 发音示例: – 拼音:jì&…

    2025年3月13日
    1240
  • 负荆请罪出自哪部名著?

    负荆请罪出自哪部名著? 一、负荆请罪的出处 负荆请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向宰相蔺相如认错的故事,体现了知错能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二、典故背景与内容 1. 事件起因: 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地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多次公开羞辱蔺相如。2. 蔺相如的退让…

    2025年3月26日
    1160
  •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你知道吗?它出自哪里?

    鸿门宴:中国历史中的著名政治博弈事件 一、鸿门宴的历史背景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发生在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6年)。这个事件记载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展现了项羽与刘邦两大政治集团间的激烈斗争。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秦朝统治已土崩瓦解– 项羽(西楚霸王)实力最强,拥兵40万– 刘邦…

    2025年3月26日
    1390
  • “蓦然”这个词的发音是什么?

    “蓦然”这个词的发音是 mò rán。 mò:发音时,嘴唇稍微闭合,舌头平放,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呼出,发出第四声,类似于汉字“陌”的发音。 rán: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开,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振动,气流从口腔呼出,发出第二声,声音清晰而柔和。 “蓦然”是一个副词,意思是突然、猛然,不经心地。例如,“蓦然想起那些英勇牺牲了的伙伴”。在发音时,注意“蓦…

    2025年2月8日
    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