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坛风采

Random Image

于谦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坛风采

一、于谦的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作为民族英雄,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主抗敌,保卫北京,展现了非凡的胆识与忠诚。他的诗歌创作与其政治生涯紧密相连,既有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也有高洁自持的个人抒怀。

二、于谦的代表诗作

1. 《石灰吟》

重点内容:这是于谦最广为人知的诗作,以石灰自喻,表达坚贞不屈的品格。
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诗中“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既是于谦个人操守的写照,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

2. 《咏煤炭》

重点内容:以煤炭喻己,抒发奉献精神。
原文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赏析:末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体现了于谦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3. 《北风吹》

重点内容:借自然景象抒写坚韧不拔的意志。
原文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
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
赏析:以柏树自比,强调“节操棱棱还自持”的品格。

三、于谦诗歌的艺术特色

1. 托物言志:善于通过石灰、煤炭等寻常物象,寄托高洁志向。
2. 语言质朴:诗句通俗易懂,但意蕴深远,如“要留清白在人间”
3. 家国情怀:诗作中贯穿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的忠诚。

四、于谦诗歌的历史地位

于谦的诗歌虽数量不多,但因其人格魅力与思想深度,在明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后世无数仁人志士。

结语:于谦的诗与其人一样,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展现了民族英雄的诗坛风采。通过《石灰吟》《咏煤炭》等作品,我们得以窥见其崇高的精神世界。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4日

相关推荐

  • 汉寿的诗人写有哪些诗

    汉寿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不少杰出的诗人及其作品。其中,较为知名的诗人及其诗作包括: 易顺鼎 个人简介:易顺鼎(1858~1920),字实甫,一字仲硕,自号忏绮斋,又自号眉伽,晚号哭庵,今汉寿县城关镇人,爱国诗人。易顺鼎天生奇慧,五岁能作对,十五岁补诸生,刻诗词各一卷,其《眉心室悔存稿》传诵一时,有“龙阳才子”之称。 代表诗作:易顺鼎的诗作多部,…

    2024年9月22日
    2770
  • 春节相关诗全解析:从守岁到元宵的诗词年俗

    春节相关诗全解析:从守岁到元宵的诗词年俗 一、春节诗词的文化背景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诗词中的春节年俗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更承载了人们对团圆、吉祥的永恒追求。从唐代的宫廷庆典到宋元的市井风情,诗词成为穿越时空的“年俗画卷”。 重点内容:– 时间跨度:春节诗词涵盖腊月祭灶、除夕守岁、正月元宵等多个节点…

    2025年4月20日
    170
  • 思乡诗中的家国情怀:哪些诗句牵动游子心?

    思乡诗中的家国情怀:哪些诗句牵动游子心? 一、思乡诗的文化背景与情感内核 思乡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其根源在于农耕文明对土地的依恋和儒家”安土重迁”的思想。古代文人或因仕途、或因战乱远离故土,将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一种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往往通过自然意象(如明月、鸿雁)和时空对比(如节令变化)来传递。 二、典…

    2025年4月16日
    230
  • 诗歌病症有哪些?创作常见问题解析

    诗歌病症有哪些?创作常见问题解析 诗歌创作是语言艺术的精粹,但也容易陷入特定“病症”。以下是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帮助创作者规避误区。 一、情感空洞症 问题表现:诗句缺乏真实情感,堆砌华丽辞藻或抽象概念。案例:> “金色的黄昏撕裂苍穹,> 灵魂在虚无中永恒飘荡。”此类诗句看似深刻,实则空洞,缺乏具体意象支撑。 解决方法:– 从个人体验出…

    2025年4月18日
    260
  • 描写山海关壮丽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山海关壮丽景色的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明代刑部尚书闵珪《山海关》 诗句: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上下,明月寒潮共往还。 解析:这首诗热情地讴歌了山海关雄奇壮美的景色,其中“襟连沧海枕青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海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明代黄洪宪《山海关》 诗句:长城古堞俯沧瀛,百二河山拥上京。 解析:诗人以宏大的视野描绘…

    2024年11月30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