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哪首诗?

Random Image

“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及背景

“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冬,从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亲途中所作,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尖锐矛盾。

重点诗句: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底层百姓的悲惨,成为杜甫批判现实的代表作之一。

二、诗歌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时间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玄宗沉迷享乐,社会矛盾激化。
个人背景:杜甫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低级官职),生活困顿,目睹民间疾苦。

2. 诗句深意

“朱门酒肉臭”:权贵家中酒肉堆积腐烂,象征统治阶级的腐化。
“路有冻死骨”:百姓因饥寒交迫死于街头,反映社会不公。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贫富悬殊的强烈反差,增强批判力度。
白描叙事:直接刻画社会现实,体现杜甫“诗史”风格。

三、实际案例:杜甫诗歌的现实意义

案例1:唐代社会矛盾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年间关中连年灾荒,但杨国忠仍向玄宗隐瞒灾情,导致“百姓饿殍遍野”。杜甫此诗正是对这一史实的文学映射。

案例2:现代社会的启示

2020年某地疫情期间,“奢侈品店排队”与“流浪者露宿街头”的新闻同时登上热搜,与杜甫诗句的批判内核高度相似,说明社会不平等问题至今仍需警惕。

四、总结

“路有冻死骨”不仅是杜甫对唐代社会的控诉,更是跨越千年的警世之言。其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写实与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值得后世反复品读。

重点结论:
– 诗句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核心思想:揭露社会不公,批判统治阶级腐败
– 现实意义:警示贫富差距问题,呼唤社会公平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报得三春晖是哪首诗?

    报得三春晖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如下: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创作于孟郊任溧阳县尉时(约公元800年),是古代歌颂母爱的经典之作。“三春晖”比喻母亲如春日阳光般的温暖与恩情,而“寸草心”则象征子女微薄的回报,凸显母…

    2025年6月26日
    320
  • 和愁有关的诗句,哪些能诉说你的心事?

    以下是一些与“愁”有关的诗句,它们或许能触动心弦,诉说某些心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句诗以江水比喻愁绪,表达了愁之多、之绵长,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绝,无法停歇。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诗人用抽刀断水、举杯消愁的比喻,表达了愁绪难以消除,反而越积越深的…

    2024年12月23日
    2210
  • 有哪些诗描写荷花很美?夏日赏荷必备诗词清单

    夏日赏荷必备诗词清单:那些将荷花之美写到极致的经典 荷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与“映日别样红”的绚烂,在诗词中留下了无数经典。以下精选历代咏荷佳作,助您领略荷花的诗意之美。 — 一、唐诗中的荷花:清雅与禅意 1.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

    2025年5月8日
    880
  • 杜甫静心的诗有哪些?乱世中诗人如何通过诗歌寻找心灵安宁

    杜甫静心的诗有哪些?乱世中诗人如何通过诗歌寻找心灵安宁 杜甫的静心诗作 杜甫(712-770)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和细腻的个人情感著称。在安史之乱等乱世背景下,杜甫的诗歌不仅反映社会动荡,也展现了诗人通过创作寻求心灵安宁的历程。以下是他具有静心特质的代表作: 1. 《江村》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025年5月23日
    840
  • 苏轼有哪些非常现实的诗?在东坡笔下感受人间烟火

    苏轼有哪些非常现实的诗?在东坡笔下感受人间烟火 一、苏轼诗歌的现实主义底色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巨匠。其诗作既豪放旷达,又扎根现实,以细腻笔触描绘民生疾苦、市井生活与个人际遇,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真实图景。 二、苏轼现实诗的代表类型与案例 1. 反映民生疾苦 《吴中田妇叹》是典型之作,诗中写道:> “今年粳稻熟苦迟…

    2025年6月1日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