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哪首诗?

“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及背景

“路有冻死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冬,从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亲途中所作,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尖锐矛盾。

重点诗句: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底层百姓的悲惨,成为杜甫批判现实的代表作之一。

二、诗歌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时间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玄宗沉迷享乐,社会矛盾激化。
个人背景:杜甫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低级官职),生活困顿,目睹民间疾苦。

2. 诗句深意

“朱门酒肉臭”:权贵家中酒肉堆积腐烂,象征统治阶级的腐化。
“路有冻死骨”:百姓因饥寒交迫死于街头,反映社会不公。

艺术手法
对比手法:贫富悬殊的强烈反差,增强批判力度。
白描叙事:直接刻画社会现实,体现杜甫“诗史”风格。

三、实际案例:杜甫诗歌的现实意义

案例1:唐代社会矛盾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年间关中连年灾荒,但杨国忠仍向玄宗隐瞒灾情,导致“百姓饿殍遍野”。杜甫此诗正是对这一史实的文学映射。

案例2:现代社会的启示

2020年某地疫情期间,“奢侈品店排队”与“流浪者露宿街头”的新闻同时登上热搜,与杜甫诗句的批判内核高度相似,说明社会不平等问题至今仍需警惕。

四、总结

“路有冻死骨”不仅是杜甫对唐代社会的控诉,更是跨越千年的警世之言。其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通过写实与对比,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值得后世反复品读。

重点结论:
– 诗句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核心思想:揭露社会不公,批判统治阶级腐败
– 现实意义:警示贫富差距问题,呼唤社会公平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5

相关推荐

  • 滨城诗语有哪些文化活动?现代诗会与城市记忆的碰撞

    滨城诗语的文化活动:现代诗会与城市记忆的碰撞 滨城诗语的文化活动概览 滨城诗语作为一座融合历史与现代的文化名城,近年来通过多元化的文化活动,特别是现代诗会,成功激活了城市的文化记忆。这些活动不仅为诗人与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成为连接城市历史与当代生活的纽带。 1. 品牌活动:现代诗会 – “滨海之声”年度诗会:每年夏季举办,邀请国内知名诗人…

    2025年5月8日
    1330
  • 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哪首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不知细叶谁裁出”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贺知章(659-744年)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生动描绘了早春柳树的婀…

    2025年6月26日
    790
  • 贾谊别称入诗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文学化身

    贾谊别称入诗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文学化身 一、贾谊的别称及其文化内涵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其生平际遇与文学成就使其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文学符号。在诗歌中,贾谊常以以下别称出现:1. 贾生:源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强调其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2. 洛阳才子:指其籍贯洛阳,突显少年成名。3. 长沙傅:因贬谪长沙王太傅而得名,象…

    2025年4月24日
    1390
  • 夏天有凉风的诗句,如何展现夏日的清凉?

    夏天有凉风的诗句,往往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夏日的清凉与惬意。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及其如何展现夏日清凉的解析: 1. 描绘夏日微风带来的清凉 《山亭夏日》·唐·高骈 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展现清凉:这句诗通过“水晶帘动”和“微风起”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夏日微风轻拂,带来清凉与惬意。同时,“满架蔷薇一院香”又增添了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

    2024年12月19日
    2170
  • 凭栏远眺的诗词有哪些经典之作?

    “凭栏远眺”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许多经典之作都描绘了凭栏远望的情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凭栏远眺的诗词经典之作: 1. 《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内容:开篇即“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了岳飞壮志未酬,凭栏远望,看到潇潇雨歇的景象,充满了悲壮之情。 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 《灵岩七咏·其二》(唐·张雍)…

    2024年12月14日
    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