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字出自哪部典籍?生僻字的文化溯源

Random Image

仝字的文化溯源:生僻字背后的典籍与历史

# 一、”仝”字的典籍出处

“仝”字最早见于中国东汉时期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考究字源的字典。在《说文解字·人部》中明确记载:”仝,同也。从人从工。”这表明”仝”是”同”的异体字,具有相同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早的西周金文中已出现类似字形,但作为规范汉字收录,《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权威记录。唐代《干禄字书》将其列为”同”的俗字,宋代《广韵》也延续了这一解释。

# 二、字形演变与文化内涵

“仝”字由”人”与”工”组成,这一结构蕴含深刻的文化密码:
“人”部:表明与人相关的属性
“工”部:既表音也表意,暗示”共同劳作”的原始意义

在书法演变中:
1. 小篆体(如图)保持工整对称
2. 隶变后”工”部简化为三横
3. 楷书定型为现代写法

实际案例:在山西发现的元代《仝氏族谱》中,”仝”字写作上”人”下”工”,与《说文解字》记载完全一致,证实了字形传承的稳定性。

# 三、姓氏中的活态传承

“仝”作为罕见姓氏至今仍在沿用,这为研究生僻字存活机制提供了典型样本:

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交界处
历史名人:元代戏曲家仝恕、明代进士仝寅
现代案例:2022年河南仝氏宗亲会发起《仝姓源流考》项目,通过DNA检测证实该姓氏源于姬姓分化

文化现象:在河南滑县,仝姓村民至今保留着春节悬挂”仝门同庆”匾额的习俗,生动体现了古字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延续

# 四、生僻字保护现状与建议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统计:
| 属性 | 数据 |
|——|——|
| 收录情况 | 三级字表(第6815号)|
| 使用频率 | 现代文本出现率<0.0001% |
| 输入法支持 | 全平台Unicode编码(4EC5)|

保护建议
1. 数字化存档:建立生僻字动态数据库
2. 教育渗透:在传统文化课程中增设汉字溯源模块
3. 技术适配:完善生僻字在信息系统的兼容方案

典型案例:2023年国家语委启动的”汉字基因工程”,已对”仝”等2000余个生僻字进行三维建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示其演变过程。

# 五、结语

从《说文解字》的学术记载到现代姓氏的活态传承,“仝”字见证了汉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这类生僻字的研究不仅具有文字学价值,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微观实证。在数字化时代,如何让这些”文字活化石”焕发新生,值得持续探索与实践。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 关于多肉有哪些诗?现代植物诗歌中的生态意识与审美趣味

    关于多肉有哪些诗?现代植物诗歌中的生态意识与审美趣味 一、多肉植物在诗歌中的意象呈现 多肉植物因其独特的形态和顽强的生命力,成为现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它们常被赋予坚韧、治愈、静默等象征意义,与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形成共鸣。 1. 经典诗歌案例 – 《多肉》(作者:蓝蓝) *”你坐在窗台,像一群胖乎乎的小佛/不念经,不化缘/只把阳光攒成糖…

    2025年5月23日
    690
  • 背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你能想到哪些?

    背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有很多,以下是一个较长的接龙序列: 背水一战→战天斗地→地覆天翻→翻复无常→常年累月→月中折桂→桂薪玉粒→粒米束薪→薪尽火传→传爵袭紫→紫绶金章→章台杨柳→柳莺花燕→燕雀处堂→堂皇正大→大处着眼→眼中有铁→铁石心肠→肠肥脑满→满腹疑团→团花簇锦→锦瑟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行满→满面红光→光彩陆离→离世绝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

    2024年10月19日
    2570
  • 木兰诗写景句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战争叙事与自然描写技法

    木兰诗写景句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战争叙事与自然描写技法 一、《木兰诗》中的写景名句 《木兰诗》作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其写景句兼具画面感与情感张力,通过自然意象烘托人物心理与战争氛围。以下为典型例句: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以”万里””关山”的壮阔空间凸显行军之…

    2025年5月28日
    670
  • 自编写景诗题目有哪些?在创作中遇见诗意灵感

    自编写景诗题目有哪些?在创作中遇见诗意灵感 一、写景诗题目的核心要素 写景诗的题目需兼具画面感与情感共鸣,通常包含以下要素:1. 时间与季节(如《春江花月夜》《秋山晚照》)2. 自然意象(如《孤雁横空》《细雨荷塘》)3. 情感基调(如《愁倚阑干》《闲步林间》) 重点提示:题目应简洁凝练,避免直白描述,通过隐喻或留白激发读者联想。 — 二、自编写景…

    2025年6月1日
    500
  • 苏辙有哪些值得一读的诗作?

    苏辙,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并称“三苏”,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情感深沉,值得一读。以下是一些苏辙值得一读的诗作推荐: 1.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特点:此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抒发了词人对离别与重逢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沉思。词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 名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2024年10月3日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