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山岳意象:含”山”字的经典诗句全收集

古诗中的山岳意象:含”山”字的经典诗句全收集

一、山岳意象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山岳崇高、永恒、隐逸的象征,承载着文人的哲学思考与情感寄托。
儒家视角:山象征”仁者乐山”的德行,如《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道家思想:山是遁世修心的场所,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情感载体:既可表达豪情(如杜甫”会当凌绝顶”),亦可抒写愁绪(如李煜”一重山,两重山”)。

二、含”山”字的经典诗句分类解析

1. 壮阔雄浑之山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雄伟,跨越齐鲁两地)
李白《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山险峻,直逼天际)

2. 隐逸闲适之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与田园生活融为一体)
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山中的禅意)

3. 离愁别恨之山

李煜《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山峦阻隔,喻相思之苦)
辛弃疾《菩萨蛮》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山难挡时光流逝之悲)

三、山岳意象的艺术手法

1. 对比衬托:如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山与河流的动静对比)。
2. 虚实结合:如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的多维视角)。
3. 象征隐喻: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山喻气节)。

四、总结

古诗中的“山”既是自然实体,更是文化符号。通过对其意象的梳理,可深入理解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审美追求

案例延伸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巅视野象征政治抱负)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雪之境烘托孤寂)

(完)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2:09
下一篇 2025年4月16日 上午12:09

相关推荐

  • 唐诗与唐代的书法、绘画有何共通之处?

    唐诗与唐代书法、绘画的共通性研究 唐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书法与绘画在这一时期均达到空前高度。三者虽属不同艺术门类,却在审美追求、创作理念和文化精神上展现出深刻的共通性。 一、气韵生动的意境营造 1. 诗歌的意象空间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叠加,构建出立体的山水意境。这种以有限物象…

    2025年10月21日
    180
  • 宋朝和明清的诗有哪些?古典诗歌的流变与传承

    宋朝和明清的诗有哪些?古典诗歌的流变与传承 一、宋代诗歌的典型形式与代表作品 宋代诗歌以宋词和宋诗并称,其中宋词成就尤为突出,而宋诗则以理趣和议论见长。 1. 宋词的代表流派与作品 – 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风格柔美含蓄。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李清照《声声慢·寻…

    2025年6月22日
    1150
  • 对仗有情趣的诗有哪些?诗词对仗中的巧思与幽默感

    对仗有情趣的诗有哪些?诗词对仗中的巧思与幽默感 一、对仗的艺术与情趣 对仗是古典诗词的重要修辞手法,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巧妙的对仗不仅能体现诗人的语言功力,还能通过幽默、双关、反差等手法增添情趣,让诗句更具感染力。 二、对仗中的巧思类型 1. 幽默反差对仗 通过看似不协调的意象组合制造幽默效果。案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025年6月24日
    840
  • 苏轼有哪些非常现实的诗?在东坡笔下感受人间烟火

    苏轼有哪些非常现实的诗?在东坡笔下感受人间烟火 一、苏轼诗歌的现实主义底色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巨匠。其诗作既豪放旷达,又扎根现实,以细腻笔触描绘民生疾苦、市井生活与个人际遇,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真实图景。 二、苏轼现实诗的代表类型与案例 1. 反映民生疾苦 《吴中田妇叹》是典型之作,诗中写道:> “今年粳稻熟苦迟…

    2025年6月1日
    990
  • 为何说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在读整个盛唐?

    为何说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在读整个盛唐? 一、盛唐气象的艺术缩影 《春江花月夜》以宇宙视野与人生哲思的完美融合,构建出盛唐独有的精神格局。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永恒叩问,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生命感悟,恰是盛唐士人突破六朝绮靡诗风,建立宏大宇宙观的典型体现。这种将个体生命…

    2025年10月25日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