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的诗有哪些留存?汉代文学中的哲思之作

扬雄的诗有哪些留存?汉代文学中的哲思之作

一、扬雄及其文学地位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是汉代辞赋大家思想巨匠。其作品以深邃的哲思典雅的语言著称,对后世文学与哲学影响深远。

二、扬雄诗歌的留存情况

扬雄的诗歌作品散佚严重,现存诗作主要见于《扬子云集》(辑佚本)及后世类书、注释中的零星引用。重点留存作品包括:
1. 《逐贫赋》:以寓言形式探讨贫困与道德的关系,体现扬雄的批判精神
– 例句:“贫无宝玩,何以接欢?”通过对话体展现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2. 《酒赋》:借酒喻理,揭示汉代社会风气。
3. 《反离骚》:模仿屈原《离骚》而作,表达对命运的不同态度。

> :扬雄的赋作(如《甘泉赋》《羽猎赋》)更为完整,而诗歌多残篇,需通过《文选》《艺文类聚》等文献钩沉。

三、汉代文学中的哲思特色

扬雄的作品是汉代哲理文学的代表,其特点包括:
以赋言理:如《太玄赋》融合道家与儒家思想,探讨宇宙规律。
批判现实:如《逐贫赋》讽刺社会逐利之风,标红世异事变,人道不殊”体现其历史观。
语言凝练:善用典故与对仗,如《解嘲》中“炎炎者灭,隆隆者绝”,暗含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四、案例解析:《逐贫赋》的哲学内涵

该赋通过“扬子”与“贫”的对话,揭示汉代士人对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1. 结构创新:以拟人化手法赋予“贫”人格,突破传统赋的铺陈模式。
2. 思想深度:结尾“长与汝居,终无厌极”表明安贫乐道的儒家立场,与《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呼应。

五、结语

扬雄的诗赋虽留存有限,但其哲理性艺术性在汉代文学中独树一帜。研究其作品,对理解汉代士人精神世界与文学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汉书·扬雄传》
– 严可均《全汉文》辑佚
– 费振刚《汉代辞赋研究》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午11:39
下一篇 2025年4月22日 下午11:39

相关推荐

  • 带有涯的诗句,如何展现人生的广阔与深远?

    带有“涯”的诗句,常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出人生的广阔与深远。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它们通过“涯”字的不同运用,描绘了人生的无垠、追求、孤独与希望。 1. 表现人生的无垠与广阔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解析:这句诗以“天涯”为背景,展现了明月照耀下的广阔天地,象征着人生的无垠与广阔。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能共享这…

    2024年12月21日
    2920
  • 唐朝的宫廷诗有哪些特点?

    唐朝宫廷诗的特点 # 概述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宫廷诗作为上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唐和盛唐时期尤为繁荣。这类诗歌主要由皇帝、贵族、官员及宫廷文人创作,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政治活动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唐朝宫廷诗在形式、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具有鲜明特点,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形式与结构特点 – 严格的格律规范…

    2025年10月25日
    140
  • 古诗词中的贪欲警示:哪些诗句揭露了人性的贪婪?

    古诗词中的贪欲警示:哪些诗句揭露了人性的贪婪? 一、贪欲的普遍性与危害 贪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之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通过诗词对其进行了深刻批判。贪婪不仅导致个人道德沦丧,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古代诗人通过凝练的语言,揭示了贪欲的丑恶本质及其严重后果。 二、揭露贪欲的经典诗句 1. 白居易《秦中吟·不致仕》 >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

    2025年6月6日
    980
  • 描写小寒的诗有哪些?节气诗中的物候观察

    描写小寒的诗有哪些?节气诗中的物候观察 一、小寒节气与诗歌传统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节的开始。古代诗人常以这一节气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物候观察,记录自然变化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以下从经典诗词中选取案例,分析其物候描写特点。 二、经典诗词中的小寒物候 1.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重点诗句:“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

    2025年5月31日
    1090
  •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一、古代官员诗的双重身份特质 古代官员兼具“士人”与“官僚”双重身份,其诗歌创作往往体现以下特点:1. 政治性与抒情性的交织:官员诗常隐含仕途感慨,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结合。2. 形式工整与用典严谨:受科举考试影响,官员诗多遵循格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以对仗工整展现庙…

    2025年4月22日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