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叠字有哪些诗?重言修辞的原始魅力

Random Image

诗经里叠字有哪些诗?重言修辞的原始魅力

一、叠字(重言)的定义与功能

叠字,又称重言,是汉语中通过重复单字构成的修辞手法。在《诗经》中,叠字被广泛用于摹状声音、形态、情感,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其功能主要包括:
1. 拟声(如“关关雎鸠”摹鸟鸣);
2. 状物(如“桃之夭夭”写桃花繁盛);
3. 抒情(如“悠悠我思”表思绪绵长)。

二、《诗经》中的经典叠字诗例

1. 摹声叠字

《周南·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关”模拟水鸟和鸣声,营造自然生动的画面。

《召南·草虫》
>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喓喓”(虫鸣)、“趯趯”(跳跃状),通过叠字展现虫鸣与动态。

2. 状物叠字

《周南·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形容桃树茂盛,“灼灼”强化花的光彩,叠字传递生命活力。

《秦风·蒹葭》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苍苍”渲染芦苇的苍茫景象,奠定全诗朦胧意境。

3. 抒情叠字

《邶风·击鼓》
> “忧心忡忡,不我以归。”
“忡忡”叠加焦虑情绪,深化战士的思乡之苦。

《小雅·采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霏霏”对比离乡与归乡时的景物,强化情感张力。

三、重言修辞的原始魅力

1. 音韵之美:叠字通过音节重复形成节奏感,如《关雎》中“关关”的双声叠韵。
2. 意象强化:如“灼灼”(《桃夭》)以视觉冲击传递热烈情感。
3. 情感共鸣:叠字直击感官,如“悠悠”(《郑风·子衿》)将思念拉长,引发共情。

四、后世影响

《诗经》的叠字传统为后世诗词提供范式,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声声慢》),均延续了重言修辞的感染力。

结语:叠字是《诗经》语言艺术的精髓,其原始而纯粹的表达方式,至今仍为汉语文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9日

相关推荐

  • 感慨中年的诗句,哪一句触动了你的心弦?

    在感慨中年的众多诗句中,有一句特别触动了我的心,那就是: “人到中年万事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句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中年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中年,是一个既充满收获又夹杂无奈的阶段,经历了青春的激情与梦想,也面对了生活的现实与沧桑。这句诗中的“万事休”,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某种总结,也或许是对未来前路的一种淡然态度。而“却道天凉好个秋”,则以一种…

    2024年12月26日
    2250
  • 成语中的诗有哪些?诗文典故的成语溯源

    成语中的诗有哪些?诗文典故的成语溯源 一、成语与诗歌的渊源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许多源自古代诗歌或文人作品。这些成语或直接引用诗句,或化用诗意,成为高度凝练的文化符号。例如:–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形容童年纯真的感情。– “春风得意&#…

    2025年4月24日
    810
  • 落花人独立出自哪首诗?

    落花人独立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落花人独立”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全词如下: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 晏几道是北宋婉约…

    2025年6月28日
    200
  • 古文诗押韵例子有哪些?从《楚辞》到陶渊明的韵律探索

    古文诗押韵例子有哪些?从《楚辞》到陶渊明的韵律探索 一、《楚辞》的押韵特点 《楚辞》作为战国时期南方诗歌的代表,其押韵自由灵活,既有句尾押韵,也有句中押韵,且韵脚变化丰富。例如: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 “远”(yuǎn)与”索&#8221…

    2025年5月8日
    700
  • 李商隐的亡国诗有哪些?晚唐诗人笔下的兴衰感慨与隐喻解析

    李商隐的亡国诗有哪些?晚唐诗人笔下的兴衰感慨与隐喻解析 一、李商隐亡国诗的历史背景 晚唐时期,国势衰微,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社会矛盾尖锐。李商隐作为晚唐代表诗人,其作品常以隐晦的笔触反映时代动荡,尤其通过咏史、咏物等题材,抒发对王朝兴衰的深切忧虑。 二、李商隐亡国诗的代表作品及解析 1. 《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 重点内容:此诗以“成由勤俭破…

    2025年5月28日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