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澜先生有哪些诗?民国学者诗词中的学术与情怀

民国学者诗词中的学术与情怀:岭澜先生的诗歌世界

一、岭澜先生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岭澜先生(1892-1956),原名陈岭澜,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兼通文史哲,其诗歌创作融合了传统文人的雅致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他的诗作多写于战乱年代,既有对学术理想的坚守,也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二、岭澜先生的主要诗作

1. 《秋夜感怀》

重点内容:这首诗体现了岭澜先生对学术生涯的反思与孤独感。
> “孤灯照壁影徘徊,万卷书中意未开。
> 一夜秋风惊客梦,故园松菊几时栽?”
分析:诗中“孤灯”“万卷书”象征学者的寂寞耕耘,而“故园松菊”则暗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乱离吟》

重点内容:反映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悲愤与担当。
> “山河破碎血痕新,纸上苍生泪满巾。
> 莫道书生无胆气,挑灯看剑亦惊人。”
分析:末句化用辛弃疾“挑灯看剑”,彰显书生报国之志。

3. 《赠同窗某君》

重点内容:展现民国学者间的学术情谊。
> “十年共砚情何深,一别江湖各苦吟。
> 今日相逢俱白发,犹将残卷话初心。”
案例:此诗写给岭澜先生的挚友、语言学家王力,二人曾共同研讨音韵学,诗中“残卷”暗指他们未完成的学术理想。

三、学术与情怀的交融

岭澜先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1. 学术性:诗中常引用典籍(如《庄子》《楚辞》),体现深厚的学养。
2. 时代性:通过个人际遇折射民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命运,如《乱离吟》中的“纸上苍生”即是对“学术救国”理念的实践。

重点内容:他的创作证明了诗词不仅是文人雅趣的载体,更是学术思想与民族情怀的结晶

四、结语

岭澜先生的诗作数量虽不多,但每一首都凝聚着学者的哲思与诗人的敏感。在民国诗词研究中,他的作品为理解学术与乱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珍贵样本。

(0)
上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午12:13
下一篇 2025年5月8日 下午12:13

相关推荐

  • 哪些诗里有茶字?茶文化与诗词创作的互文性研究

    哪些诗里有茶字?茶文化与诗词创作的互文性研究 一、茶字入诗的文学传统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自唐代起便频繁出现在诗词中。据《全唐诗》统计,含“茶”字的诗作超过500首,宋代更是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反映了茶文化与文人生活的深度交融。 1. 唐代:茶诗的开端 –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重点内容:此诗是现…

    2025年5月23日
    1120
  • 诗中描写桑树的诗句,你知道多少?感受桑树的诗意之美

    桑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意之美。以下是一些描写桑树的诗句,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桑树的诗意之美。 《诗经》中的桑树诗句 《诗经·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这句诗通过桑树叶子的生长与凋零,比喻了爱情的盛衰和人生的起伏,展现了桑树作为时间见证者的诗意之美。 《诗经·小雅·小弁》:“…

    2024年10月19日
    2170
  • 谭嗣同写下的诗有哪些?戊戌变法与诗剑情怀

    谭嗣同的诗作与戊戌变法:诗剑情怀的觉醒时代 一、谭嗣同的诗作概览 谭嗣同(1865—1898)是晚清维新志士、思想家,其诗作以豪迈激昂、忧国忧民著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侠义精神,更折射出戊戌变法的时代风云。以下是其代表性诗作: 1. 《狱中题壁》 – 重点内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背景:此诗为谭嗣同就义前所…

    2025年5月30日
    1070
  •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一、古代自荐诗的起源与功能 自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向权贵或君主展示才华、谋求仕进的重要媒介。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文学表达实现自我推销,既体现文人的自信,也反映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灵活性。自荐诗的创作可追溯至先秦,兴盛于唐宋,成为科举制度外的另一条晋身途径。 重点内容:自荐诗通常包含三个要素——1. 才华展示(如诗赋功底);2. …

    2025年4月22日
    1140
  • 15首现代诗有哪些?当代诗坛的多元创作图谱

    15首现代诗有哪些?当代诗坛的多元创作图谱 一、现代诗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诗是20世纪以来突破传统格律束缚、强调自由表达和意象创新的诗歌形式。其核心特征包括:– 语言实验性(如打破语法常规)– 主题多元化(从个人情感到社会批判)– 形式自由化(不拘泥于押韵和分行) — 二、15首代表性现代诗及诗人 以下作品涵盖中…

    2025年6月22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