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澜先生有哪些诗?民国学者诗词中的学术与情怀

Random Image

民国学者诗词中的学术与情怀:岭澜先生的诗歌世界

一、岭澜先生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岭澜先生(1892-1956),原名陈岭澜,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诗人,兼通文史哲,其诗歌创作融合了传统文人的雅致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他的诗作多写于战乱年代,既有对学术理想的坚守,也有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二、岭澜先生的主要诗作

1. 《秋夜感怀》

重点内容:这首诗体现了岭澜先生对学术生涯的反思与孤独感。
> “孤灯照壁影徘徊,万卷书中意未开。
> 一夜秋风惊客梦,故园松菊几时栽?”
分析:诗中“孤灯”“万卷书”象征学者的寂寞耕耘,而“故园松菊”则暗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乱离吟》

重点内容:反映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悲愤与担当。
> “山河破碎血痕新,纸上苍生泪满巾。
> 莫道书生无胆气,挑灯看剑亦惊人。”
分析:末句化用辛弃疾“挑灯看剑”,彰显书生报国之志。

3. 《赠同窗某君》

重点内容:展现民国学者间的学术情谊。
> “十年共砚情何深,一别江湖各苦吟。
> 今日相逢俱白发,犹将残卷话初心。”
案例:此诗写给岭澜先生的挚友、语言学家王力,二人曾共同研讨音韵学,诗中“残卷”暗指他们未完成的学术理想。

三、学术与情怀的交融

岭澜先生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双重性
1. 学术性:诗中常引用典籍(如《庄子》《楚辞》),体现深厚的学养。
2. 时代性:通过个人际遇折射民国知识分子的集体命运,如《乱离吟》中的“纸上苍生”即是对“学术救国”理念的实践。

重点内容:他的创作证明了诗词不仅是文人雅趣的载体,更是学术思想与民族情怀的结晶

四、结语

岭澜先生的诗作数量虽不多,但每一首都凝聚着学者的哲思与诗人的敏感。在民国诗词研究中,他的作品为理解学术与乱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珍贵样本。

(0)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 曹操家人的诗有哪些?曹氏父子的文学传承

    曹操家人的诗有哪些?曹氏父子的文学传承 一、曹氏父子的文学地位 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族之一,被誉为”三曹“。他们不仅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更在文学领域开创了”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曹操的诗歌作品 1. 代表作品 – 《短歌行》:&#8…

    1天前
    10
  • 李自成诗歌有哪些?农民领袖的诗文遗存

    李自成诗歌有哪些?农民领袖的诗文遗存 一、李自成的诗文背景 李自成(1606—1645)作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其历史形象多以军事和政治活动为主,但民间传说和部分史料中亦留存其诗文片段。这些诗文虽数量稀少,却反映了农民领袖的文化素养与精神世界,是研究明末社会思潮的重要材料。 二、现存李自成诗歌考据 目前可考的诗歌多散见于地方志、笔记或口传史料,真伪存疑,但以下…

    2025年4月24日
    260
  • 关于皮影的诗句里藏着哪些文化?

    关于皮影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皮影戏的独特魅力,还反映了皮影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下是从与皮影相关的诗句中提炼出的几种主要文化元素: 1. 皮影戏的艺术魅力 诗句示例: 唐·白居易《海阳竹枝词》:“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 陕西民谣:“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

    2024年12月30日
    1710
  •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古代官员的诗有哪些特点?庙堂与江湖的诗意平衡 一、古代官员诗的双重身份特质 古代官员兼具“士人”与“官僚”双重身份,其诗歌创作往往体现以下特点:1. 政治性与抒情性的交织:官员诗常隐含仕途感慨,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结合。2. 形式工整与用典严谨:受科举考试影响,官员诗多遵循格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以对仗工整展现庙…

    2025年4月22日
    290
  • 描写草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精神象征

    描写草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精神象征 一、经典描写草的诗词摘录 草作为自然界的常见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 1.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重点内容:以草的顽强生命力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是”春风吹又生”成为…

    2025年4月15日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