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闻鲈鱼美是哪一首诗?

但闻鲈鱼美:诗句溯源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但闻鲈鱼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下荆门》。全诗如下:
>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 此行不为鲈鱼美,自爱名山入剡中。

重点内容:诗中“鲈鱼美”化用西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晋书·张翰传》),表达对故乡风物的怀念。李白反用此典,强调自己远游是为探访名山,而非贪恋美食。

二、典故关联与实际案例

1. 张翰的“莼鲈之思”

西晋张翰因见秋风起,思念故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辞官归隐。这一典故成为中国文学中“思乡”的经典意象
案例: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休说鲈鱼堪脍”亦引用此典,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2. 李白的反用与创新

李白在《秋下荆门》中以“不为鲈鱼美”表明志趣,展现盛唐诗人追求自由、寄情山水的精神。
对比案例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同样表现隐逸情怀,但未用典。
– 李白通过典故反用,强化了诗歌的张力。

三、艺术特色与影响

1. 语言风格:简洁明快,以“布帆无恙”等意象勾勒秋景。
2. 情感表达“自爱名山”四字直抒胸臆,体现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
3. 后世影响:此诗成为唐代山水诗代表作之一,后人多效仿其“反用典故”手法。

重点内容:李白的创新在于将传统思乡意象转化为个人理想的宣言,展现了盛唐诗歌的突破性思维

四、延伸思考

现代文学中,“鲈鱼美”仍被频繁引用。例如:
– 作家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提及鲈鱼,赋予其文化记忆的符号意义
–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以“莼鲈之思”开篇,诠释食物与情感的联系。

结论:李白《秋下荆门》通过典故的灵活运用,将个人情怀与历史文脉结合,成为唐诗中以小见大的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春字头的诗有哪些?万物生长的春日诗语

    春字头的诗有哪些?万物生长的春日诗语 一、春字头诗歌的文学意义 “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象征着生机、希望与复苏,以“春”字开头的诗歌往往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这类作品通过描绘春日景象,抒发情感或哲思,成为中华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二、经典春字头诗歌赏析 1.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重点内容:杜甫以“春”起笔,反衬…

    2025年5月18日
    1290
  • 小学围绕春天的诗有哪些?《春晓》《咏柳》等启蒙篇目

    小学围绕春天的诗有哪些?《春晓》《咏柳》等启蒙篇目解析 一、经典春天诗歌启蒙篇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春天主题的古诗是培养审美情趣和语言感知力的重要素材。以下为必学经典篇目: 1. 《春晓》—孟浩然 – 重点内容: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通过听觉(鸟鸣、风雨)和视觉(落花)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短暂,语言浅显却意境深远。 …

    2025年7月13日
    660
  • 诗的风格技巧有哪些?从豪放到婉约的审美谱系

    诗的风格技巧有哪些?从豪放到婉约的审美谱系 一、诗歌风格的分类与核心特征 诗歌风格是诗人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主要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谱系,二者在语言、意象、情感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 1. 豪放风格 – 特点:气势恢宏、情感奔放、意象壮阔,多用夸张、直抒胸臆的手法。 – 代表诗人:李白、苏轼、辛弃疾。 – 案例: …

    2025年5月23日
    1210
  • 关於春天的诗有哪些?古今诗人笔下的万物复苏

    古今诗人笔下的万物复苏:关於春天的诗有哪些? #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天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对春天的描绘源远流长,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 # 1. 初春的生机勃发 –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以拟人手法突出春雨的灵性,”润物细无声”成为描写春雨的经典意…

    2025年5月8日
    1100
  • 寂开头的五言诗句有哪些意境深远?

    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往往能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孤寂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以下是一些意境深远的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 寂寞清砧哀 这句诗通过“寂寞”和“哀”字的运用,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哀愁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这句诗描绘了幽深寂静的山林,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谁知无闷心…

    2024年10月6日
    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