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作选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名篇

李商隐诗作选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名篇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作以含蓄深婉意象朦胧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成为学生接触古典诗歌的重要窗口。本文选取几首经典篇目,解读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一、《锦瑟》:朦胧诗的代表作

重点内容:《锦瑟》是李商隐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以“无题”式的表达引发后世无限解读。

原文节选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教材选录情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解读
诗中运用“锦瑟”“蝴蝶”“杜鹃”等意象,营造出迷离怅惘的意境。学者多认为此诗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其具体所指至今无定论,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

二、《夜雨寄北》:羁旅情怀的典范

重点内容:此诗以简练语言表达深挚思念,是李商隐诗中少有的直白之作。

原文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材选录情况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

艺术特色
时空交错:由眼前“巴山夜雨”遥想未来“共剪西窗烛”。
循环结构:末句重现“巴山夜雨”,形成情感闭环。

三、《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的巅峰

重点内容:此诗以“无题”为名,将爱情中的离别与坚贞升华至哲理高度。

名句标红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材选录情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多地中考背诵篇目

意象分析
– “春蚕”“蜡炬”象征至死不渝的情感。
– “东风无力百花残”暗喻爱情阻隔的无奈。

四、《贾生》:咏史讽喻的杰作

重点内容:借汉代贾谊的典故,讽刺统治者不重人才的现实。

原文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材选录情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思想价值
– 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直指封建帝王昏聩迷信,展现李商隐作为士大夫的批判精神。

结语

李商隐的诗作因其语言精炼情感深邃,成为教材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通过解读这些篇目,学生不仅能领略晚唐诗的艺术成就,更能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之美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10:23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10:23

相关推荐

  • 人教版散文诗有哪些篇目?在教材中遇见诗意启蒙

    人教版教材中的散文诗篇目梳理:在教材中遇见诗意启蒙 一、散文诗的定义与教育价值 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兼具诗的意境美与散文的自由表达。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散文诗作为诗意启蒙的重要载体,通过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重点内容:散文诗的教学价值在于——1. 语言韵律感的初步感知;2. 意象思维的启蒙训练;3. 情感表达的…

    2025年6月1日
    840
  • 海纳百川出自哪首诗?

    海纳百川的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海纳百川”的原始出处 “海纳百川”最早出自中国晋代文学家袁宏的《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但更广为人知的完整表述是清代林则徐的自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此联以大海容纳百川比喻人的胸怀宽广,以悬崖峭壁的刚直象征品格坚毅,成为中华文化中包容与气节的经典象征。 二、文化内涵与哲学意…

    2025年6月27日
    600
  •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出自哪首诗?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生当作人杰”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全诗内容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正值靖康之变后,金兵南侵的动荡时期。李清照在目睹朝廷南逃、丈夫赵明诚临阵脱逃等事件后,借古讽今写下此诗。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2025年6月24日
    840
  • 描写瀑布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飞流直下

    描写瀑布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飞流直下 一、瀑布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瀑布在诗词中常象征壮美、豪情与自然之力,诗人通过对其形态、声音的描绘,抒发对自然的敬畏或人生感悟。“飞流直下”这一动态描写,更是成为经典意象。 — 二、经典瀑布诗词赏析 1.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21…

    2025年4月13日
    1370
  • 王维诗歌中的美食意象:辋川别业的饮食美学

    王维诗歌中的美食意象:辋川别业的饮食美学 一、王维诗歌与饮食美学的关联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诗歌不仅以自然意象见长,更通过饮食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学追求。在辋川别业时期,王维将日常饮食升华为艺术体验,赋予食物以禅意与诗意的双重内涵。 重点内容:王维的饮食书写并非单纯记录,而是通过食物意象传递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与佛教“禅食”理念相契合。 …

    2025年4月17日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