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作选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名篇

Random Image

李商隐诗作选读:那些被选入教材的经典名篇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作以含蓄深婉意象朦胧著称,尤其擅长七言律诗。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及大学教材,成为学生接触古典诗歌的重要窗口。本文选取几首经典篇目,解读其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一、《锦瑟》:朦胧诗的代表作

重点内容:《锦瑟》是李商隐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以“无题”式的表达引发后世无限解读。

原文节选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教材选录情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解读
诗中运用“锦瑟”“蝴蝶”“杜鹃”等意象,营造出迷离怅惘的意境。学者多认为此诗抒发了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但其具体所指至今无定论,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

二、《夜雨寄北》:羁旅情怀的典范

重点内容:此诗以简练语言表达深挚思念,是李商隐诗中少有的直白之作。

原文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材选录情况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

艺术特色
时空交错:由眼前“巴山夜雨”遥想未来“共剪西窗烛”。
循环结构:末句重现“巴山夜雨”,形成情感闭环。

三、《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的巅峰

重点内容:此诗以“无题”为名,将爱情中的离别与坚贞升华至哲理高度。

名句标红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材选录情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 多地中考背诵篇目

意象分析
– “春蚕”“蜡炬”象征至死不渝的情感。
– “东风无力百花残”暗喻爱情阻隔的无奈。

四、《贾生》:咏史讽喻的杰作

重点内容:借汉代贾谊的典故,讽刺统治者不重人才的现实。

原文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教材选录情况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思想价值
– 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直指封建帝王昏聩迷信,展现李商隐作为士大夫的批判精神。

结语

李商隐的诗作因其语言精炼情感深邃,成为教材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通过解读这些篇目,学生不仅能领略晚唐诗的艺术成就,更能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之美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相关推荐

  • 现代风景诗内容有哪些?用诗句丈量祖国山河

    现代风景诗的内容与价值:用诗句丈量祖国山河 一、现代风景诗的核心内容 现代风景诗不仅描绘自然风光,更融入了人文关怀、生态反思与时代精神,其核心内容包括: 1. 自然景观的审美再现 – 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山川、河流、季节变迁等自然意象。 – 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以简练语…

    2025年5月15日
    760
  • 虎妞的诗有哪些?骆驼祥子人物形象的诗意延伸

    虎妞的诗有哪些?《骆驼祥子》人物形象的诗意延伸 一、**虎妞的“诗性”与老舍的文学意图 在《骆驼祥子》中,虎妞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人,但她的性格、命运与语言中蕴含的粗粝生命力,构成了独特的“诗意”。老舍通过这一角色,以市井语言的诗化表达,展现了底层女性的挣扎与悲剧。例如:– “我要的是你这个人!”(虎妞对祥子的告白)——这句直白而强势的宣言,剥离了…

    2025年4月27日
    1010
  • 牙牙学语类的成语,你知道几个?来探索与婴儿语言相关的成语

    与“牙牙学语”类似,形容婴儿学习说话或相关情境的成语有多个,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牙牙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出自唐代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近义词有“呀呀学语”。 咿呀学语:与“牙牙学语”类似,形容婴儿刚开始学说话时的样子。 哑哑学语:也用来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喃喃自语:形容婴儿或小孩自己…

    2024年10月19日
    3000
  •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忆江南·多少恨》。该词是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今开封)期间所作,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当下凄凉,表达亡国之痛。 原词全文: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二、诗句解析 1. 意象分析: &#821…

    2025年6月24日
    380
  • 豆蔻年华出自哪首诗?

    豆蔻年华的文学溯源:出自哪首诗? 一、核心出处考据 “豆蔻年华”典出唐代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关键解析 1. 意象选择:诗中用二月初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学名Alpinia katsumadai),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青春姿态2. 文化隐喻…

    2025年6月28日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