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春字的诗有哪些?在乐天笔下感受春意盎然

白居易有“春”字的诗有哪些?在乐天笔下感受春意盎然

一、白居易诗歌中的“春”意象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语言平易近人,内容贴近生活。“春”作为其笔下高频意象,既承载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人生感慨。据统计,白居易现存诗作中,含“春”字的作品超过200首,涵盖写景、抒情、讽喻等多种主题。

二、经典诗作赏析

1. 《钱塘湖春行》

重点内容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分析:此诗描绘杭州早春风光,通过“乱花”“浅草”“绿杨”等意象,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景,体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重点内容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析:以“春草”象征顽强生命力,“春”字点明时序更替,暗含离别与希望的双重情感。

3. 《大林寺桃花》

重点内容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分析:通过山寺桃花与人间春色的对比,表现对春光的珍视与惊喜,语言清新,哲理深刻。

三、其他含“春”字诗作举例

– 《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 《早春》:“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 《春眠》:“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四、总结

白居易的“春”诗兼具写实与抒情,既有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又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春”在其笔下不仅是季节,更是生命力和情感的象征。通过品读这些诗作,读者可深切感受乐天笔下的“春意盎然”。

建议延伸阅读:对比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春景描写,进一步理解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风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下午8:41
下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下午8:41

相关推荐

  • 小池的这首诗俗语有哪些?民间智慧与文人雅趣的融合

    小池的这首诗俗语有哪些?民间智慧与文人雅趣的融合 一、引言 小池(杨万里)的《小池》一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广为流传,其中蕴含的民间俗语与文人雅趣的融合尤为值得探讨。本文将通过分析诗中的俗语元素,结合具体案例,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 二、《小池》中的俗语元素 1.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惜细流”暗含民间俗语“细水长流”,比喻做事…

    2025年6月22日
    710
  • 宋词与宋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上如何?

    宋词与宋诗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比较 宋代文学以词与诗为代表,二者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各有侧重。词长于抒发个人情感,诗则更注重社会写实,但二者在题材与表达上存在交叉与互补。以下从广度与深度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对比 1. 宋词:以个人情感为中心的社会镜像 宋词最初多写男女情爱、离愁别绪,后经苏轼、辛弃疾等人拓展,题材逐渐扩大至人生哲理、…

    3天前
    30
  • 杜甫《春望》如何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

    杜甫《春望》: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 一、引言:时代背景与诗歌定位 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此时长安沦陷,诗人被困敌占区,个人遭遇与国家危难形成双重困境。这首诗通过战乱中春日景象的描写,将诗人的个人命运与唐王朝的国运紧密相连,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家国情怀的典范之作。 二、诗歌文本的深度解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2025年10月25日
    130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道出了多少贬谪之悲?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代贬谪文学中的生命困境与精神超越 一、韩愈蓝关诗的历史语境与情感内核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于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途中。这两句诗通过秦岭云雾的阻隔与蓝关积雪的阻滞,构建起空间隔绝与前行困境的双重意象。秦岭作为地理分界,象征了诗人与政治中心的永诀;蓝关积雪则…

    2025年10月25日
    120
  • 李白写过送别的诗有哪些?梳理诗仙的离愁别绪书写

    李白送别诗研究:梳理诗仙的离愁别绪书写 一、李白送别诗概览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创作了大量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作品。据统计,在其现存的900余首诗中,明确标注”送””别””赠”等字眼的作品超过120首,占比约13%。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成为唐代赠别文化的…

    2025年6月4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