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有“春”字的诗有哪些?在乐天笔下感受春意盎然
一、白居易诗歌中的“春”意象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语言平易近人,内容贴近生活。“春”作为其笔下高频意象,既承载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人生感慨。据统计,白居易现存诗作中,含“春”字的作品超过200首,涵盖写景、抒情、讽喻等多种主题。
二、经典诗作赏析
1. 《钱塘湖春行》
重点内容: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分析:此诗描绘杭州早春风光,通过“乱花”“浅草”“绿杨”等意象,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景,体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
2. 《赋得古原草送别》
重点内容: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析:以“春草”象征顽强生命力,“春”字点明时序更替,暗含离别与希望的双重情感。
3. 《大林寺桃花》
重点内容: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分析:通过山寺桃花与人间春色的对比,表现对春光的珍视与惊喜,语言清新,哲理深刻。
三、其他含“春”字诗作举例
– 《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 《早春》:“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 《春眠》:“新浴肢体畅,独寝神魂安。”
四、总结
白居易的“春”诗兼具写实与抒情,既有对自然细腻的观察,又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春”在其笔下不仅是季节,更是生命力和情感的象征。通过品读这些诗作,读者可深切感受乐天笔下的“春意盎然”。
建议延伸阅读:对比杜甫、王维等唐代诗人的春景描写,进一步理解白居易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