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独去闲出自哪首诗?

孤云独去闲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孤云独去闲”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原诗全文

>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诗歌解析

1. 重点意象
“孤云”:象征诗人的孤独与高洁,暗喻其漂泊无依的境遇。
“独去闲”:体现诗人与自然合一的闲适心境,标红以强调其超然物外的态度。

2.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云”和“山”为媒介,表达对世俗的疏离。
– 后两句“相看两不厌”更是将山人格化,凸显诗人与自然的默契。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学创作中的引用

– 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曾引用此句,形容文人面对历史时的孤独感。
标红效果:现代散文中,李白的“孤云独去闲”常被用来隐喻知识分子的精神独立。

案例2:影视作品中的化用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张小敬的独白场景化用了此诗,暗示其孤胆英雄的形象。

结论

“孤云独去闲”不仅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更成为后世表达孤独与自由的符号。其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再创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范成大还写过哪些诗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涉及田园生活、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以下列举几首范成大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四时田园杂兴》 这是范成大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共有六十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时期江南农村的四季景色和农民的劳动生活,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就生动地展现了初夏田园的美丽…

    2024年9月22日
    2620
  • 杜鹃啼血出自哪首诗?

    杜鹃啼血的文学溯源与文化意蕴 一、典故出处考辨 “杜鹃啼血”的典故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其最著名的出处当属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其中“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化用了古蜀国君主杜宇…

    2025年6月28日
    730
  • 唐朝哪位诗人是名副其实的“旅行家”?

    好的,请看这篇关于唐朝“旅行家”诗人的专业文章: 行吟万里,诗映山河:论李白为何是唐朝名副其实的“旅行家”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许多诗人都有过宦游、漫游或贬谪的经历,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然而,若论将旅行融入生命、将山河化为诗魂,且旅行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与创作结合之紧密者,李白无疑是其中最耀眼、最名副其实的“旅行家”。 一、 生命轨迹:一生都在路上 李…

    2025年10月25日
    250
  • 花晨月夕来自哪首诗?

    花晨月夕的文学溯源与审美意蕴 一、“花晨月夕”的出处考据 “花晨月夕”典出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原文载:> “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

    2025年6月27日
    940
  • 古代送别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古代送别诗有哪些?诗词中的离别意象 一、古代送别诗的代表作品 送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表现亲友离别时的情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送别诗: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以“阳关”和“柳色”为意象,表达了深…

    2025年4月10日
    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