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徐铎有哪些诗传世?探寻地方诗人的文学遗产

Random Image

盐城徐铎有哪些诗传世?探寻地方诗人的文学遗产

一、徐铎生平与文学地位

徐铎(生卒年不详),字振之,号东皋,明代盐城(今江苏盐城)人,是地方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虽未跻身全国性文学大家之列,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贴近乡土著称,反映了明代盐城地区的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地域文化研究价值。

重点内容:徐铎的诗作多见于地方志、家族文集或私人收藏,流传范围有限,但部分作品因被收录于《盐城县志》《淮安府志》等文献得以保存。

二、传世诗作考据

目前可考的徐铎诗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山水田园诗

徐铎擅长描绘盐城及周边地区的自然风光,代表作如:
《东皋晚眺》(收录于《盐城县志》):
> “草色连云外,鸥声落水边。
> 夕阳孤棹远,烟树隔村田。”
此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水乡黄昏的静谧之美,体现其以景抒情的风格。

2. 咏史怀古诗

《登范公堤》(见于《淮安府志》):
> “范公遗泽在,千载捍潮声。
> 莫道桑田改,民心似水平。”
诗中借范仲淹修筑海堤的功绩,抒发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展现地方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3. 酬唱赠答诗

徐铎与同时代文人交往密切,如《赠友归金陵》中”客路三秋雁,归心一叶舟“一句,被清代《江苏诗征》收录,成为研究明代盐城文人交游的重要案例。

重点内容:现存诗作约20余首,散见于6种明清文献,其中7首被现代学者辑录于《盐城历代诗词选》。

三、文学遗产的当代价值

1. 地域文化载体:诗中涉及的范公堤、串场河等地理标识,为盐城历史地理研究提供文本依据。
2. 艺术特色: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如《村居》中”篱疏通蟹舍,柳密隐渔扉“体现对乡土细节的敏锐捕捉。
3. 保护现状:盐城市博物馆藏有清代手抄本《东皋诗草》(残卷),但大部分作品仍待系统整理。

四、研究建议

– 深入挖掘家族谱牒地方碑刻中可能存在的佚诗
– 对比同时期江淮诗人风格,定位徐铎的文学史坐标
– 推动数字化整理,建立地方诗人文献数据库

重点内容:2021年盐城师范学院开展的”明清盐城文学普查”项目中,新发现徐铎题壁诗1首(《游永宁寺》),证明其创作仍有发掘空间。

(注:本文部分诗作转录自光绪《盐城县志·艺文志》,标点符号为现代整理所加。)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日

相关推荐

  • 唐人写花的诗有哪些?从牡丹到菊花,盛唐的植物诗学

    唐人写花的诗有哪些?从牡丹到菊花,盛唐的植物诗学 一、唐代花卉诗歌的文化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花卉作为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成为诗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唐人咏花诗不仅展现植物之美,更融入了仕途隐喻、人格象征和时代精神。从宫廷喜爱的牡丹到隐士偏好的菊花,花卉被赋予多元文化内涵。 — 二、代表性花卉及经典诗作 1. 牡丹:盛世繁华的象征 牡丹…

    2025年7月13日
    570
  • 韩愈有哪些寺庙的诗?古文运动领袖的禅意书写

    韩愈有哪些寺庙的诗?古文运动领袖的禅意书写 一、韩愈与佛教寺庙诗的背景 韩愈(768-824)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以”文以载道“的儒家思想闻名,但其诗作中却存在大量与佛教寺庙相关的作品。这种矛盾性恰恰反映了中唐士大夫阶层与佛教的复杂关系——尽管韩愈在《谏迎佛骨表》中激烈反佛,但其实际创作却受到佛教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 二、韩愈寺庙…

    2025年5月8日
    950
  • 草一岁一枯荣是哪首诗?

    草一岁一枯荣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草一岁一枯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此诗是白居易16岁时的应试习作,通过描绘古原野草的顽强生命力,表达离别之情。 重点内容:– 原句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题中的“赋得”是唐代科举考试规定的格式,表明此为命题作文。 二、全诗解析 1. …

    2025年7月1日
    580
  • 离离原上草出自哪首诗?

    离离原上草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离离原上草”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之一,创作于贞元三年(787年),当时他年仅16岁。全诗通过描绘古原野草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全诗内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025年6月28日
    660
  • 12诗眼举例有哪些?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炼字艺术

    12诗眼举例及其炼字艺术分析 一、诗眼的概念与作用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体现主旨、凝聚情感或展现艺术功力的关键字词,通常通过炼字(精心锤炼字词)实现。诗眼既能增强诗歌的意境,又能深化情感表达。 二、12个经典诗眼举例 以下列举12个著名诗眼及其出处,并分析其艺术效果: 1. “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 炼字:“溅”字化静为动,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2025年5月1日
    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