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字结尾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离别与祝福

Random Image

送字结尾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离别与祝福

一、送字结尾的诗词特点

以“送”字结尾的诗词,多用于表达离别之情祝福之意人生感慨。这类诗句往往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送”字强化场景的终结或情感的传递。

二、经典案例赏析

1. 王维《山中送别》

原文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解析
– “送”字结尾,点明离别主题。
“日暮掩柴扉”以动作写寂寥,“春草明年绿”以自然轮回暗示期盼。

2.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
– 虽未以“送”字结尾,但全诗围绕送别展开,末句“唯见长江天际流”以景结情,暗含“目送”之意。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原文节选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 “送”字直接出现在句中,结尾“雪上空留马行处”通过画面留白,突出离别的怅惘。

三、其他以“送”结尾的诗句

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 虽未以“送”结尾,但末句是经典祝福语,与送别主题紧密相关。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以酒送行,情感浓烈。

四、总结

以“送”结尾或围绕送别的诗词,常通过场景刻画(如日暮、雪景)和情感升华(如祝福、期盼)来打动读者。离别是诗词永恒的主题,而“送”字正是这一情感的凝练表达。

重点提示
– 送别诗的核心是“情”与“景”的交融
– 唐代送别诗尤为经典,如王维、李白等作品值得反复品味。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日

相关推荐

  • 秦罗敷出自哪首诗?

    秦罗敷出自哪首诗? 秦罗敷的出处 秦罗敷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女性形象,最早出自汉乐府诗《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这首诗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生动的叙事和对话,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坚贞的采桑女形象。 《陌上桑》的文学地位 1. 汉乐府经典:乐府诗是汉代官方采集的民间歌谣,《陌上桑》以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成为传世名篇。2. 女性形象的突破:…

    2025年6月28日
    550
  • 梦见水满了溢出来了,是财运来临还是风险预警?

    梦见水满了溢出来了:是财运来临还是风险预警? 梦境解析的心理学与象征意义 水在梦境中通常象征着情感、潜意识或财富的流动。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水代表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始能量,而弗洛伊德则认为水可能与潜藏的欲望或焦虑有关。从中国传统解梦文化来看,水往往与财运相关,但具体象征意义需结合梦境细节分析。 重点内容:水的状态(平静、湍急、溢出)比水的存在本身更能反映梦境…

    2025年5月20日
    1180
  • 和草原有关的诗句,哪些描绘了辽阔之美?

    和草原有关的诗句中,有许多都描绘了草原的辽阔之美。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调,描绘了北国草原的壮丽景色。其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形象地展现了草原天空的辽阔与高远,以及天空笼罩着大地的壮观景象;“天苍苍,野茫茫”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地的广阔无垠,给人以雄浑壮阔…

    2024年12月23日
    2200
  • 国色天香出自哪首诗?

    国色天香出自哪首诗? 一、成语“国色天香”的出处 “国色天香”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牡丹诗》。原句为:>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赞美牡丹的艳丽与芬芳,后逐渐演变为成语“国色天香”,专门形容容貌极美或花卉艳丽芬芳。 二、李正封与《牡丹诗》的背景 1. 李正封是唐代中晚期诗人,与韩愈、刘禹锡等文人交好。2. 唐代牡丹…

    2025年6月28日
    680
  • 非常有名的古诗词精选

    以下是一些非常有名的古诗词精选,涵盖了不同朝代和风格的经典作品: 《静夜思》·李白(唐)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春晓》·孟浩然(唐) 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简析:描绘了春天早晨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

    2024年12月16日
    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