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哪首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名句解析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出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后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

原诗全文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诗句的深层含义

1. “晨兴理荒秽”:清晨早起清除杂草,体现诗人躬耕劳作的勤勉。
2. “带月荷锄归”: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展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足。
3. “但使愿无违”:点明主旨,表达诗人坚守本心、不愿违背归隐之志的决心。

实际案例:现代人对这句诗的应用

1. 农业文化推广
– 在乡村振兴宣传中,这句诗常被引用,强调“勤劳质朴”的农耕精神。例如,某生态农场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标语,吸引游客体验田园生活。
2. 职场与生活哲学
– 许多职场人士用这句诗比喻“专注与坚持”,比如程序员加班到深夜时自嘲“带月荷代码归”,体现对工作的投入。

总结

陶渊明的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真实场景,更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坚守初心的人生态度。在现代社会,它依然能引发人们对自然、劳动与精神自由的思考。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5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相关推荐

  • 崔颢《黄鹤楼》为何让李白搁笔?

    崔颢《黄鹤楼》为何让李白搁笔?——一首诗引发的千古诗坛公案 一、历史公案的文献记载 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欲题诗,但见崔颢所作《黄鹤楼》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一记载虽非出自正史,却成为文学史上广为流传的佳话,生动展现了唐代诗人间的相互欣赏与竞技。 这一搁笔事件不仅体现了李白的谦逊胸…

    2025年10月25日
    300
  • 播放汪汪的诗有哪些?宠物主题诗歌的趣味与温情

    播放汪汪的诗有哪些?宠物主题诗歌的趣味与温情 一、宠物主题诗歌的独特魅力 宠物主题诗歌通过拟人化、情感投射等手法,将动物与人类的情感联结升华为艺术表达。这类作品常以幽默、温情或哲思为核心,引发读者共鸣。例如,诗人玛丽·奥利弗在《狗之歌》中写道:“它们用全身心爱我们,胜过爱自己的影子”,精准捕捉了狗狗的无条件忠诚。 二、经典“汪汪诗歌”案例赏析 1. 现代诗:…

    2025年5月8日
    1320
  • 《水龙吟》这一长调词牌在句法上有何特点?

    《水龙吟》词牌句法特点探析 ## 一、词牌源流与基本结构 《水龙吟》作为宋代长调代表作之一,最早见于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此调以四字句为骨架,间以三、五、六、七字句变化,形成疏密相间的节奏特征。全词共一百零二字,上下阕各四仄韵的布局,为句法创新提供了空间。 ## 二、核心句法特征 ### 1. 领字格的灵活运用 上阕首句常用一字领,如苏轼“似花还似…

    2025年11月2日
    240
  • 宋词与元散曲在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上有何承继与变化?

    宋词与元散曲在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上的承继与变化 一、语言风格的承继与演变 1. 音乐性的延续与发展 宋词与元散曲均源于音乐文学传统,“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递嬗关系体现明显。宋词承袭唐代燕乐,形成“依声填词”的创作范式,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通过双声叠韵营造音乐美感。元…

    2025年11月2日
    240
  • 对联与律诗,有何关联与区别?

    对联与律诗:古典诗歌的双生花 一、核心定义与基本特征 1.1 什么是对联?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由上下两联构成,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对联通常悬挂或张贴在门框、柱子等场所,具有装饰、庆贺、抒情等功能。 基本特征:–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完全相同– 平仄相对: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平仄要对立&#8…

    3天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