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词是辛弃疾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反衬出作者孤高淡泊的志趣。

原词全文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诗句解析与文学价值

1. 核心意象
“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冷清之处,与上阕繁华喧闹的元宵夜景形成鲜明对比。
“那人”象征词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或政治抱负,暗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情怀。

2. 艺术手法
– 运用反衬手法,以热闹场景烘托“那人”的孤独与超脱。
“众里寻他千百度”体现执着追寻,而“蓦然回首”则展现顿悟的哲学境界。

三、实际案例:经典引用与延伸

1. 学术研究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列为“人生三境界”之最高境界,形容经过长期探索后豁然开朗的顿悟。
案例:科学家历经多次实验失败后突然发现关键突破,恰如“蓦然回首”的灵感闪现。

2. 现代应用
品牌营销:某珠宝品牌以“灯火阑珊处”为主题,推出“寻找真我”系列广告,强调在喧嚣中坚守本心的价值观。
影视作品:电影《一代宗师》中,宫二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暗合此诗的境界升华。

四、延伸思考

– 诗句的普适性:不仅适用于爱情,更可引申为对理想、真理的追求。
文化影响:成为中文语境中表达“意外发现”或“初心回归”的经典隐喻。

结语:辛弃疾通过《青玉案·元夕》将个人情怀与哲学思考融于词作,使“灯火阑珊处”超越时空,成为永恒的文化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4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4

相关推荐

  • 含”涵”字的诗有哪些?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与包容哲学

    古典诗词中的水意象与包容哲学:以含”涵”字的诗为例 一、“涵”字的诗学内涵与哲学象征 “涵”在古典诗词中既是具体的水意象(《说文解字》:”涵,水泽多也”),更延伸为包容、蓄养的哲学概念。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

    2025年5月4日
    1380
  • 有哪些杂志可以发表诗?诗歌投稿指南与刊物推荐

    诗歌投稿指南与刊物推荐:如何选择合适的杂志发表诗作 一、为什么要发表诗歌? 发表诗歌不仅是展示个人才华的途径,还能帮助诗人建立声誉、获得读者反馈,甚至有机会赢得奖项或出版机会。重点内容:对于职业诗人而言,发表记录是申请文学基金、参加诗歌比赛或出版诗集的重要参考。 二、如何选择适合的诗歌投稿杂志? 1. 明确风格与定位:不同杂志偏好不同风格的诗歌,例如传统抒情…

    2025年5月8日
    900
  • 枫眠出自哪首诗?

    枫眠出自哪首诗? “枫眠”的出处考据 “枫眠”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古诗,而是现代网络文学中常见的意象组合。其灵感可能来源于古典诗词中“枫”与“眠”的分别使用,或化用自以下两类经典诗句: 1. 与“枫”相关的经典诗句 – 杜牧《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诗以枫林红叶闻名,可能为“枫眠”中“枫”的意象来源)* – …

    2025年6月27日
    1080
  • 给我播放的诗有哪些?AI语音技术赋能下的诗歌传播新模式

    AI语音技术赋能下的诗歌传播新模式 1. 引言 随着AI语音技术的快速发展,诗歌传播方式正在经历革命性变革。语音合成(TTS)技术和智能推荐算法的结合,让诗歌从纸质载体走向动态化、个性化的听觉体验。本文将探讨AI语音技术如何重塑诗歌传播,并分析实际案例。 2. AI语音技术如何赋能诗歌传播 2.1 语音合成的自然化 现代TTS技术(如GPT-4o、Azure…

    2025年5月28日
    820
  • 唐诗三百首中,哪些古诗最为经典?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广泛的唐诗选集,其中收录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以下是一些在《唐诗三百首》中被认为最为经典的古诗: 《静夜思》 – 李白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静夜中思念故乡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人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壮志凌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奋发…

    2024年10月3日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