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哪一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碧玉妆成一树高” 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全诗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解析

1. 主题:通过描绘柳树的婀娜姿态,赞美春天的生机自然造物的神奇
2. 艺术手法
比喻:将柳树比作“碧玉”,柳条比作“丝绦”,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
拟人:“妆成”“裁出”赋予自然以人的灵性。

实际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咏柳》常被选为古诗启蒙篇目。例如:
案例:某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柳枝,让学生对比诗中“碧玉”“丝绦”的比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观察写出传神诗句。
效果:学生不仅能背诵,还能模仿创作类似诗句(如“桃花粉似霞”)。

文化影响

– 该诗成为咏物诗的典范,后世常用“剪刀”比喻春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现代引用:在描写春天或植物时,常引用“碧玉妆成”形容树木的葱翠之美。

总结

《咏柳》以简练语言展现深刻意境,是唐诗中咏物抒情的代表作,兼具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永遇乐》中讲了哪些古人古事?

    《永遇乐》作为词牌名,有多首作品以其为题,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引用多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当时朝政的感慨。以下是该词中提到的古人古事: 1. 孙权 古人简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字仲谋。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背倚海疆,北据曹魏,西抗刘蜀,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辛弃疾心目中的英雄…

    2024年10月26日
    2840
  • 仙宗十友中,有哪些著名的唐代诗人?

    好的,以下是关于“仙宗十友”中著名唐代诗人的专业文章。 仙宗十友:盛唐文坛的仙道交游圈 “仙宗十友”是盛唐时期一个极具特色的文人群体称谓,并非一个有严格规章的组织,而是后世(主要见于宋初《太平广记》)对十位崇尚道教、喜好隐逸、并在思想与文学上相互关联的名士的统称。这个群体集中体现了唐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文化背景,以及道教在盛唐文人中的深远影响。他们中的核心…

    2025年10月25日
    240
  • 春有百花秋有月出自哪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春有百花秋有月” 出自南宋僧人慧开禅师的禅诗《无门关·平常是道》(又名《颂平常是道》)。该诗是禅宗经典偈颂,收录于《无门关》第十九则公案中,旨在阐释”平常心是道”的禅理。 重点内容:– 全诗原文: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g…

    2025年7月1日
    810
  • 韩愈、孟郊的“韩孟诗派”为何追求奇崛险怪?

    韩愈、孟郊的“韩孟诗派”为何追求奇崛险怪? 引言 中唐时期,以韩愈、孟郊为核心的“韩孟诗派”以奇崛险怪的美学风格震撼诗坛,打破了盛唐诗歌的圆熟范式。这一群体通过刻意追求生新硬涩的语言、夸张诡异的意象和打破常规的结构,开创了古典诗歌的新境界。其艺术选择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动因与文学发展逻辑。 文学内部发展规律 盛唐典范的突破压力 盛唐诗歌在李白、杜甫手中达到巅…

    2025年10月25日
    210
  • 为什么说宋词是我们民族情感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

    为什么说宋词是我们民族情感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 一、宋词与民族情感记忆的深刻联结 宋词作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记录中华民族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这种由唐诗演变而来的新型诗歌形式,打破了五言、七言的固定格式,通过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更自由、更细腻地抒发了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宋代文人在词中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喜怒哀乐,更凝聚…

    2025年11月4日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