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蜻蜓上头是哪首诗?

早有蜻蜓上头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全诗如下:
> 泉眼无声惜细流,
> 树阴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小池的生机盎然,“蜻蜓立上头”一句尤为传神,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

2. 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2.1 意象分析

小荷尖尖角:象征新生与希望。
蜻蜓立上头:动态与静态结合,突出瞬间的灵动美

2.2 语言风格

杨万里的诗以“诚斋体”著称,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本诗通过白描手法,将平凡景物写出诗意。

3.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3.1 教育领域

小学语文教材:该诗常被选入课本,用于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作文素材:学生引用此句描写初夏景色,如:“池塘里的小荷刚露出嫩芽,早有蜻蜓立上头,仿佛在迎接夏天。”

3.2 文化创意

邮票设计:中国邮政曾发行《小池》主题邮票,画面还原诗中场景。
园林景观:苏州某园林以“蜻蜓立荷”为灵感,打造微型水景,吸引游客打卡。

4. 常见误解与纠正

误记诗句:有人误作“早有蜻蜓上头”,实际应为“立上头”,强调蜻蜓停驻的姿态。
作者混淆:此诗易与杜甫风格混淆,需注意杨万里以田园诗见长。

5. 结语

《小池》以简练四句成为千古名篇,“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成为经典意象。其艺术价值与生活气息,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太湖三白有哪些诗?品味江南美食与诗词的文化交融

    太湖三白有哪些诗?品味江南美食与诗词的文化交融 一、太湖三白:江南美食的经典代表 太湖三白指白鱼、白虾和银鱼,是江苏太湖地区的传统名菜,以其鲜嫩细腻的口感和清淡雅致的风味闻名。这三道食材不仅是江南饮食文化的象征,更因其独特的诗意形象,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二、诗词中的太湖三白 1. 白鱼:鲜美的诗意化身 白鱼因体色银白、肉质鲜美,常被赋予高洁的意象。…

    2025年5月28日
    1250
  • 初中温庭筠的诗有哪些?花间词派的启蒙之作

    初中阶段温庭筠的诗有哪些?花间词派的启蒙之作 温庭筠及其诗歌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晚唐著名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秾艳细腻的风格著称,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温庭筠的诗歌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频繁出现,但其部分代表作仍被选入,成为学生了解晚唐诗歌的重要窗口。 初中常见的温庭筠诗作 《商山…

    2025年5月23日
    1060
  • 梦见开车刹车刹不住,是安全警示还是心理危机?

    梦见开车刹车刹不住,是安全警示还是心理危机? 1. 梦境解析:刹车失控的象征意义 梦见刹车失灵是常见梦境之一,心理学和玄学领域对其有不同解读:– 心理学视角:象征对生活失控的焦虑,可能源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或重大决策。– 玄学/民俗视角:部分文化认为这是潜在危险的预兆,需警惕现实中的安全隐患。 重点内容:研究表明,约60%的成年人曾梦…

    2025年5月20日
    1090
  • 山水诗全集有哪些诗?自然景观的诗歌礼赞

    山水诗全集有哪些诗?自然景观的诗歌礼赞 一、山水诗的定义与历史渊源 山水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体裁,起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宋。谢灵运被誉为“山水诗鼻祖”,而王维、孟浩然等唐代诗人则将其推向艺术巅峰。这类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 — 二、经典山水诗全集代表作 以下列举历代最具影响…

    2025年4月19日
    1350
  • 为何说刘禹锡的秋词打破了悲秋传统?

    为何说刘禹锡的《秋词》打破了悲秋传统? 一、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悲秋传统” 自宋玉《九辩》开创“悲秋”主题以来,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将秋天与愁苦、萧瑟的情感绑定。这种审美范式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意象系统: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飘零感,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愁,皆将秋景与负面情绪紧密关联。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创作倾向…

    2025年10月25日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