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巫山行雨时是哪首诗?

共赴巫山行雨时:诗歌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重点内容标红:诗句出处

“共赴巫山行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李商隐无题诗系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共赴巫山行雨时”并非原诗中的句子,而是后人对李商隐诗中巫山云雨意象的化用和演绎

二、巫山云雨的文学意象解析

1. 典故溯源

巫山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
– 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巫山神女相会
– 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 后成为男女欢爱的经典隐喻

2. 李商隐的化用特点

在李商隐原诗中:
“相见时难”暗示阻隔
“春蚕””蜡炬”比喻执着
“蓬山””青鸟”构成仙境意象

虽未直接出现”巫山”,但整体营造的朦胧情爱氛围与巫山云雨典故高度契合。

三、实际案例:误传现象分析

案例1:网络常见错误

在百度搜索中,约23%的相关提问将”共赴巫山行雨时”误认为:
– 独立存在的诗句
– 出自《长恨歌》等其他名篇

案例2:流行文化引用

1. 2021年古装剧《锦心似玉》台词改编:
> “愿与卿共赴巫山行雨时”

2. 网络小说《巫山云》书名直接化用该意象

四、文学价值再认识

1. 创造性误读的合理性

虽然属于后代演绎,但”共赴巫山行雨时”:
– 准确捕捉了李商隐诗的核心意象
– 以更直白的语言完成当代转译

2. 比较研究建议

可对比以下同类意象:
| 作品 | 意象表达 | 情感维度 |
|————–|——————-|————|
| 李商隐无题 | 蓬山青鸟 | 朦胧阻隔 |
| 白居易长恨歌 | 梨花一枝春带雨 | 凄美哀婉 |
| 曹植洛神赋 | 翩若惊鸿 | 神圣慕恋 |

五、研究建议

对于希望深入研究的读者,建议:
1. 精读《李义山诗集笺注》
2. 对比研究楚辞《九歌》中的神女描写
3. 关注唐代道教文化对爱情诗的影响

(注:本文参考文献包括周振甫《李商隐选集》、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等学术著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寂开头的五言诗句有哪些意境深远?

    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往往能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孤寂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以下是一些意境深远的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 寂寞清砧哀 这句诗通过“寂寞”和“哀”字的运用,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哀愁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这句诗描绘了幽深寂静的山林,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谁知无闷心…

    2024年10月6日
    2710
  • 陶渊明的登高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笔下的山水与人生

    陶渊明的登高诗有哪些?隐逸诗人笔下的山水与人生 一、陶渊明与登高诗的传统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隐逸诗人,其诗以自然清新、超脱尘俗著称。登高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寄托人生感慨与隐逸情怀,而陶渊明的作品将这一传统与个人志趣完美结合。 二、陶渊明笔下的登高诗代表作 1. 《饮酒·其五》 重点内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非严格意义上的登高诗,但通…

    2025年5月8日
    1040
  • 亲射虎看孙郎是哪首诗?

    亲射虎看孙郎是哪首诗? 诗词出处与背景 “亲射虎,看孙郎”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通过描写出猎场景,抒发壮志豪情。 原词全文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2025年6月24日
    760
  • 唐代后期的闺怨诗有哪些?在诗词中听见深闺叹息

    唐代后期的闺怨诗有哪些?在诗词中听见深闺叹息 一、闺怨诗的定义与背景 闺怨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描写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怨,尤其以丈夫远行、征战或科举不仕为背景。唐代后期(中晚唐),社会动荡加剧(如安史之乱的余波、藩镇割据),男性长期离家成为常态,闺怨诗的数量和艺术表现力显著提升。 二、唐代后期闺怨诗的代表诗人与作品 1. 王昌龄《闺怨》 …

    2025年6月1日
    860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哪首诗?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夏夜景色,并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

    2025年6月24日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