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出自哪首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一、诗句的原始出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该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写给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人之作。

原词全文: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诗句的重点解析

1. “婵娟”的意象:原指姿态美好,此处代指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2. 情感内核:通过月的阴晴圆缺,表达对人生聚散无常的豁达,同时寄托对亲人跨越时空的祝福
3. 哲学高度:苏轼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宇宙观层面,体现儒家“和为贵”与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融合。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2021年央视中秋晚会以“婵娟”为主题,通过全息技术再现苏轼词境,强化了诗句的文化符号意义
国际中文教育中,该句常被用作讲解中国“月亮文化”的范例,如《HSK标准教程》将其列为高级情感表达词汇。

案例2:商业与科技

华为“鸿蒙OS”全球发布会(2021年)引用此句作为结语,传递“技术连接人心”的理念,展现中式美学营销。
NASA“嫦娥五号”探月任务期间,中国网友自发在社交媒体用此句表达对航天事业的祝福,形成跨领域文化共鸣。

四、对比研究:同类名句的文化差异

| 诗句 | 作者 | 核心情感 | 文化侧重 |
|———————|——–|—————-|—————-|
| “但愿人长久…” | 苏轼 | 豁达与团圆 | 儒家“和”文化 |
| “海上生明月…”(张九龄) | 唐代 | 相思与孤独 | 羁旅情怀 |
| “举头望明月…”(李白) | 唐代 | 乡愁与个体感伤 | 浪漫主义 |

结论

苏轼通过《水调歌头》将个人兄弟情谊升华为人类共通情感,“千里共婵娟”成为中华文化中跨越千年的精神纽带。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成就,更在于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面对离散的哲学慰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龚自珍写的诗有哪些?龚自珍诗歌的赏析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而著称。以下是对龚自珍几首代表诗的赏析,以及他诗歌的一些整体特点: 代表诗作赏析 《己亥杂诗·其五》 内容: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此诗写于1839年,即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时所作。前两句写诗人的离别心境,既有浩荡的离愁,又有豪迈…

    2024年10月1日
    2290
  • 中国田园风景诗有哪些?陶渊明《归园田居》与王维《渭川田家》

    中国田园风景诗的代表作品 一、田园风景诗概述 田园风景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写乡村生活、自然风光为主题,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宁静田园的向往。这类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与人生哲学。 二、代表诗人与作品 1.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的开创者,其《归园田居》组诗以白描手法展现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由。 重点诗句标红…

    2025年5月1日
    1070
  • 没有平仄的诗有哪些?古体诗的自由精神

    没有平仄的诗有哪些?古体诗的自由精神 一、古体诗与平仄规则的突破 在中国古典诗歌体系中,平仄格律是近体诗(如律诗、绝句)的核心规范,而古体诗(又称”古诗”)则以其形式自由著称。没有严格平仄要求的诗体主要包括:– 四言古诗(如《诗经》多数篇章)– 五言古诗(汉魏时期成熟,如《古诗十九首》)– 七言古诗…

    2025年4月29日
    1240
  • 葛颐诗作有哪些?女性诗人笔下的现代性体验

    葛颐诗作有哪些?女性诗人笔下的现代性体验 一、葛颐及其诗作概述 葛颐(1985— ),中国当代女性诗人,其诗作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现代性视角著称。她的作品常聚焦于都市生活、女性身份与精神困境,展现了现代人在快速变迁社会中的复杂体验。 主要诗集 1. 《夜晚的刻度》(2015):以都市夜景为背景,探讨孤独与疏离感。2. 《她与她的房间》(2018):聚焦女…

    2025年5月4日
    1220
  • 诗经颂美诗有哪些?解码先秦礼乐文化的诗意密码

    《诗经》颂美诗有哪些?解码先秦礼乐文化的诗意密码 一、颂美诗的定义与分类 颂美诗是《诗经》中用于歌颂先王功德、赞美祭祀礼仪或彰显贵族德行的诗歌,主要集中于《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部分见于《大雅》。其核心功能是“美盛德之形容”(《毛诗序》),通过诗乐舞一体化的形式,强化周代礼乐文化的权威性。 1. 《周颂》:宗庙祭祀的“神圣叙事” &#821…

    2025年5月11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