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本是同根生”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本是同根生” 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是曹植在兄长曹丕逼迫下,于七步之内所作,以比喻兄弟相残的悲剧,表达了对骨肉亲情的悲愤与无奈。

原诗全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流传版本略有差异,此为其一。)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本是同根生”
– 以“豆”与“豆萁”比喻兄弟同源,本为一家。
标红重点:强调血缘关系的不可分割性,暗讽权力斗争下的亲情撕裂。

2. “相煎何太急”
– 直指兄弟相残的残酷,语言犀利,情感沉痛。

三、实际案例: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同根相煎”

案例1:曹丕与曹植的权力斗争

– 背景:曹丕继位后,因忌惮曹植的才华与影响力,多次迫害其弟。
– 结果:曹植通过《七步诗》打动曹丕,暂时免于一死,但终生被贬谪。

案例2:现代家族企业继承纠纷

现象:许多家族企业因继承权问题导致兄弟反目,甚至对簿公堂。
标红重点:如香港某地产集团创始人去世后,子女为争夺股权长期内斗,企业市值暴跌。

四、诗句的现代意义

1. 警示作用:提醒人们珍惜亲情,避免利益冲突下的手足相残。
2. 文化影响:成为中文中比喻内部矛盾的经典典故,常见于文学、影视作品。

五、结语

《七步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本是同根生”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它都在呼吁人们对亲情与伦理的反思。

(完)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有哪些古体诗?追溯古代诗歌的原始韵律之美

    有哪些古体诗?追溯古代诗歌的原始韵律之美 一、古体诗的定义与特点 古体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与近体诗(格律诗)相对,不受严格的平仄、对仗和句数限制,形式自由,风格古朴。其特点包括:1. 句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为主,亦有杂言。2. 押韵宽松:可换韵,平仄韵混用。3. 内容广泛:涵盖叙事、抒情、咏物等多种题材。 — 二、古体诗的主要类型…

    2025年4月15日
    850
  • 最短的中秋诗有哪些?以简驭繁的诗词凝练之美

    最短的中秋诗有哪些?以简驭繁的诗词凝练之美 一、中秋诗词的极致凝练 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经典诗篇。其中,最短的中秋诗以寥寥数字承载深厚意境,展现了“以简驭繁”的诗词艺术魅力。 二、最短中秋诗案例 1. 《中秋》·佚名 > “月,圆。” 仅两字,通过“月”点题,“圆”既描形态又寓团圆,堪称最短中秋诗。 2. 《十六字令·中秋》·现代改…

    2025年5月23日
    600
  •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内容:此诗为杨万里任职杭州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的壮美景象,暗含对友人林子方的惜别之情。 二、诗歌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821…

    2025年6月28日
    490
  • 现代诗有哪些摘抄图片?视觉化诗歌的传播与审美体验

    现代诗摘抄图片的视觉化呈现与传播 视觉化诗歌的传播价值 现代诗的摘抄图片通过视觉设计(如排版、字体、背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增强了诗歌的传播力与感染力。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配图的诗歌摘录分享量比纯文本高300%(数据来源:2022年《数字人文研究》)。例如,诗人北岛《回答》的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常被设计成黑底白字的极简图片,在Instagram等平台…

    2025年6月24日
    670
  • 红色诗词的诗有哪些经典?革命历史中的诗意传承与创作特点

    红色诗词的诗有哪些经典?革命历史中的诗意传承与创作特点 一、红色诗词的经典作品 红色诗词是中国革命历史的文学结晶,兼具政治性与艺术性,以下为代表性经典: 1. 毛泽东《沁园春·雪》 – 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特点:以壮丽山河喻革命理想,展现无产阶级的豪迈气概。 2. 陈毅《梅岭三章》 &…

    2025年5月8日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