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是哪首诗?

两岸猿声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两岸猿声”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全诗如下: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重点内容:此诗是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所作,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行舟之迅捷,其中“两岸猿声”成为千古名句。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分析
“猿声”:三峡自古多猿,啼声凄厉,但李白反其意而用,通过猿声的“啼不住”衬托轻舟速度之快,展现豪迈心境。
对比手法:猿声的持续与舟行的迅疾形成动态对比,强化了空间跨越感。

2. 历史背景
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时突获赦免,诗中“千里江陵一日还”暗含其绝处逢生的喜悦。

重点内容:此诗被誉为“唐代最快的诗”,以28字浓缩了情感与景物的极致张力。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化传播
– 2023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两岸猿声”为题目,考察选手对三峡地理与诗歌意境的关联理解。
– 重庆奉节(古白帝城所在地)将诗句刻于景区石碑,作为文旅宣传标志。

2. 学术研究
学者王兆鹏通过《唐诗排行榜》统计,《早发白帝城》位列李白作品传播度前三,其中“两岸猿声”是大众记忆最深的片段之一。

重点内容:诗句跨越千年仍具生命力,印证了李白诗歌的普世价值。

四、常见误读与辨析

误以为出自《蜀道难》:因《蜀道难》也有猿啼描写(“猿猱欲度愁攀援”),但语境截然不同。
地理争议:现代三峡猿类已稀少,但唐代文献(如《水经注》)明确记载三峡猿啼现象,佐证李白写实笔法。

五、总结

“两岸猿声啼不住”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摹,更是李白个人情感与诗歌艺术的完美融合。其凝练的语言动态意境,使之成为中华文学瑰宝的代表之一。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李白的诗有哪些好看?诗仙作品的意境美学

    李白的诗有哪些好看?诗仙作品的意境美学 一、李白诗歌的总体美学特征 作为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代表,李白的作品以超凡想象力和壮美意境著称。其诗歌美学可概括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学观– “兴酣落笔摇五岳”的磅礴气势– “俱怀逸兴壮思飞&#8221…

    2025年4月13日
    2030
  • 古代写雨的词语有哪些生动形象?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被用来描绘雨,这些词语不仅展现了雨的形态和特征,还蕴含了诗人和文人的情感与意境。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1. 直接描绘雨的形态 漫天飞雨:形容雨势大而密,仿佛漫天都是飞舞的雨点。 重重细雨:强调细雨的连续不断和密集。 濛濛细雨:描绘细雨如丝如雾,朦胧而柔和的景象。 滂沱大雨:形容雨势极大,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沛沛暴雨:与滂沱…

    2024年10月5日
    3190
  • 登高主题诗全解析:临高望远的诗词意境

    登高主题诗全解析:临高望远的诗词意境 一、登高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登高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诗经》与《楚辞》。古人登高望远,既为观览自然,亦为抒发情怀,逐渐形成“登高必赋”的文化传统。 核心内涵:1. 空间意象:高处象征超越与开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2. 时间意识:登高常触发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如“…

    2025年4月20日
    2180
  • 王维为何在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

    王维为何在安史之乱后皈依佛门?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被尊称为“诗佛”。他在安史之乱(755-763年)后逐渐皈依佛门,这一转变不仅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体现在他的个人生活里。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演变等方面,分析王维皈依佛门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安史之乱的冲击与个人遭遇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对社会和王维个人造成了…

    2025年10月25日
    320
  • 汉语的诗有哪些古诗?从诗经到清诗的千年传承

    汉语的诗有哪些古诗?从诗经到清诗的千年传承 一、汉语古诗的起源:《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代表作品: –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爱情的名篇。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25年5月8日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