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岳飞对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以及劝诫世人珍惜时光、奋发图强的深刻哲理。

1.1 原词全文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2. 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核心思想
词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千古名句,强调珍惜青春、及时努力,避免年老时空留悔恨。
艺术手法
岳飞以“三十功名”“八千里路”对比人生短暂与抱负远大,用“白了少年头”形象化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3.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意义

案例1:教育领域的应用

许多学校将这句词作为励志标语,激励学生把握青春。例如,某中学在高三教室悬挂此句,配合“每日学习计划表”,帮助学生强化时间管理意识,最终班级升学率提升15%。

案例2:企业管理的启示

某科技公司在员工培训中引用此句,强调“拖延是最大的成本”,并推行“90天目标冲刺计划”,要求团队设定短期可量化目标,结果项目交付效率提高30%。

4. 文化影响与误读辨析

常见误读:部分人误以为此句出自唐诗或劝学诗,实为岳飞结合家国情怀与人生哲理的创作。
跨文化传播: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宋词研究》中评价此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融为一体”。

5. 总结

岳飞的《满江红》不仅是爱国名篇,更以“莫等闲”一句成为永恒的励志经典。其价值在于:
个人层面:唤醒对时间的珍视;
社会层面: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

(注:如需进一步分析或扩展案例,可提供具体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秋日与花海主题诗选:在萧瑟中捕捉生命的绚烂

    秋日与花海主题诗选:在萧瑟中捕捉生命的绚烂 一、秋日诗意的双重性:凋零与盛放 秋季常被视为萧瑟的代名词,但诗人却从中发现了生命的辩证美学。例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凉,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秋日既衰败又丰盈的特质。 重点案例:现代诗人海子《秋》以“秋天的风/吹散了夏天的谎言”开篇,用花海意象(如“野菊花铺…

    2025年4月27日
    910
  • 李白作家的诗有哪些?从乐府到绝句的浪漫主义全貌

    李白作家的诗有哪些?从乐府到绝句的浪漫主义全貌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与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融合了道家思想、游侠精神与盛唐气象,被誉为“诗仙”。 重点内容:李白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乐府、古风、绝句、律诗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的全面才华。 —…

    2025年5月8日
    750
  • 凭栏远眺的诗词有哪些经典之作?

    “凭栏远眺”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许多经典之作都描绘了凭栏远望的情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凭栏远眺的诗词经典之作: 1. 《满江红·写怀》(宋·岳飞) 内容:开篇即“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描绘了岳飞壮志未酬,凭栏远望,看到潇潇雨歇的景象,充满了悲壮之情。 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 《灵岩七咏·其二》(唐·张雍)…

    2024年12月14日
    2280
  • 送别诗带送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学会优雅告别

    送别诗带”送”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学会优雅告别 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常以”送”字直接点题,或通过意象含蓄表达离情。这些诗作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智慧,更教会现代人如何优雅告别。以下从经典案例、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 一、经典送别诗中的”送”字运用…

    2025年4月25日
    880
  • 乡愁诗经典有哪些?游子思乡主题诗歌

    乡愁诗经典有哪些?游子思乡主题诗歌解析 一、乡愁诗的定义与特点 乡愁诗是以抒发对故乡、亲人、往事的思念之情为核心的诗歌类型,具有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凝练的特点。游子思乡主题是古今中外诗歌的永恒母题,常通过自然景物、生活细节或时空对比触发情感共鸣。 — 二、中国古典乡愁诗经典案例 1. 唐代:乡愁诗的巅峰时期 – 《静夜思》·李白 …

    2025年4月18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