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公元757年),杜甫因战乱被困长安,目睹山河破碎、民生疾苦,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二、全诗内容与解析

#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重点内容解析
“烽火连三月”:指战火持续数月,反映安史之乱的残酷。
“家书抵万金”以夸张手法凸显乱世中亲人音讯的珍贵,成为千古名句。

三、实际案例:家书在战争中的价值

1. 历史案例
–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平均每月仅能收到1-2封家书,许多士兵将家书随身携带,作为精神支柱(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
现代意义:在乌克兰危机中,数字化家书(如短信、视频)仍延续了“抵万金”的情感价值。

2. 文学对比
– 杜甫此句与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异曲同工,均展现战争对通讯的破坏。

四、诗歌的艺术成就

对仗工整:“感时”对“恨别”,“花溅泪”对“鸟惊心”。
以小见大:通过个人遭遇映射时代悲剧,体现杜甫“诗史”风格。

结论:杜甫《春望》以家书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人类情感的摧残,其现实意义跨越千年仍引发共鸣。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苏轼坐车的诗有哪些?旅途中的哲思:苏轼行旅诗的意境解析

    苏轼坐车的诗有哪些?旅途中的哲思:苏轼行旅诗的意境解析 一、苏轼行旅诗中的“车马”意象 苏轼的诗作中,车马常作为旅途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例如:– 《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诗中虽未直接写“车”,但“我行”暗示陆路行程,与后文“船”形成对比,展现旅途的漫长与心境的…

    2025年5月11日
    730
  • 红楼梦里最长的诗是哪首?

    《红楼梦》中最长的诗篇探究 # 一、《红楼梦》诗歌体系概述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包含大量诗词歌赋,这些作品不仅是情节组成部分,更是人物性格与命运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书共有诗词曲赋200余首,涵盖律诗、绝句、词牌、曲文等多种形式。 # 二、最长诗篇的认定标准 关于”最长诗”的判定需明确两个维度:1. 篇幅长度:以行数/…

    2025年6月28日
    410
  • 有趣的诗歌有哪些?幽默诙谐诗作大盘点

    有趣的诗歌有哪些?幽默诙谐诗作大盘点 诗歌不仅是情感的抒发,也可以是幽默与智慧的载体。幽默诙谐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语言的精妙。本文将盘点几类有趣的诗歌,并附上经典案例。 一、打油诗:通俗易懂的幽默 打油诗是一种通俗幽默的诗歌形式,语言直白,内容诙谐,常带有讽刺或自嘲的意味。 经典案例:> 《咏雪》·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

    2025年4月18日
    830
  • 关于杭州西湖有哪些诗作?从白居易到现代的湖山颂歌

    杭州西湖诗作巡礼:从白居易到现代的湖山颂歌 # 一、唐代:西湖诗的奠基时期 # 1.1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重点内容:作为最早系统描写西湖的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822-824年)创作了多首西湖诗作。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成为千古名句,全诗通过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意象,构建出西湖早春的灵动画卷。 实际案例:&…

    2025年5月8日
    840
  • 剑气已横秋出自哪首诗?

    剑气已横秋:出处与文学意蕴探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考据 “剑气已横秋”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该词全文如下: >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

    2025年7月1日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