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响杜鹃是王维的哪首诗?

千山响杜鹃:王维诗作探析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千山响杜鹃”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送梓州李使君》。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李使君赴任梓州(今四川三台)时所作,展现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典型风格,同时融入了送别之情。

二、全诗内容

《送梓州李使君》全诗如下: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三、重点诗句解析

“千山响杜鹃”是诗中最为人称道的名句之一:
“千山”:极言山峦之多,空间广阔
“响”:动词活用,使画面具有动态感和音效感
“杜鹃”:既是实指杜鹃鸟的啼鸣,又暗含”不如归去”的离别意象

实际案例:在2020年北京大学《唐诗鉴赏》课程中,教授特别以此句为例,分析王维如何通过声音描写(听觉意象)来增强山水画面的立体感,创造了”诗中有声”的艺术效果。

四、艺术特色

1. 视听结合:前两联将视觉意象(树、山、雨、泉)与听觉意象(杜鹃声)完美结合
2. 对仗工整:”万壑”对”千山”,”树参天”对”响杜鹃”
3. 虚实相生:由自然景观转入人文关怀(后两联)

五、与其他杜鹃意象诗作的比较

重点对比
–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 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

王维的独特之处在于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自然流露情感,体现了”含蓄蕴藉”的审美追求。

六、现代研究与影响

根据《文学遗产》2022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唐代山水诗中,”千山响杜鹃”是被引用率最高的前五名诗句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句在音乐创作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至少有三部现代交响乐作品以此为题进行创作。

七、结语

王维通过“千山响杜鹃”等诗句,成功构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世界,既展现了巴蜀山水的壮丽,又含蓄地表达了送别之情,体现了其”诗佛”的艺术造诣。这句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中,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的孤独为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陈子昂孤独之划时代意义的专业文章。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论陈子昂孤独的划时代意义 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古典文学史中,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如同一道孤绝的闪电,劈开了初唐的文学天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短短二十二个字,所承载的却远非一己之私情,而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觉醒了的个体生命意识与宇宙时空观。它…

    2025年11月9日
    170
  • 游子呤,孟郊的诗中有何深情?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深情而真挚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与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中深情解析 母子相依的骨肉之情 首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以“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母亲手中的针线,缝制出游子身上的衣衫,这不仅是物质上的…

    2025年1月10日
    2230
  • 如何从诗词中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

    从诗词中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路径与方法 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是记录社会生活的”活化石”。通过分析诗词作品,我们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阶层关系等历史细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诗词解读古代社会生活。 一、诗词作为历史镜像的理论基础 诗词创作具有”即事性”特…

    1小时前
    00
  • “红酥手,黄滕酒”为何成为陆游心中永远的痛?

    红酥手,黄滕酒:陆游心中永远的文学之痛 # 情感符号的文学重量 “红酥手,黄滕酒”这六个字出自陆游《钗头凤》开篇,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感染力的意象之一。这组意象不仅记录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更凝结了陆游对人生际遇的复杂感悟。通过分析这一经典文本的创作背景、情感结构与历史回响,我们可以理解它为何成为诗人心中无法愈合的创伤记忆。 # 历史语境与情感创伤 #…

    2025年10月21日
    430
  •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诗?诗词中的端午风情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诗?诗词中的端午风情 一、端午节与诗词的文化渊源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与诗词紧密相连。诗人常以端午为题材,抒发对屈原的怀念、描绘节日风俗,或寄托家国情怀。从唐代到清代,端午诗词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经典端午诗词赏析 1. 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重点内容:>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

    2025年4月13日
    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