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是来自哪首诗?

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出处及文学价值分析

一、诗句出处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此句为全文最著名的写景名句之一,下句为“秋水共长天一色”,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绝美画面。

原文节选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诗句解析

1. 意象分析
落霞:傍晚的彩霞,象征绚烂而短暂的自然之美。
孤鹜:孤独的野鸭,暗含诗人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秋水长天:通过色彩的融合(水天相接),展现空间的辽阔。

2. 艺术手法
对仗工整:上下句字数、结构、平仄严格对应。
动静结合:“飞”与“一色”形成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三、实际案例:文学与影视中的化用

1. 文学引用
– 金庸《射雕英雄传》中描写桃花岛景色时,化用此句烘托意境。
– 现代散文中常以“落霞孤鹜”比喻孤独与壮美并存的场景。

2. 影视应用
– 纪录片《美丽中国》曾用此句配乐,展现鄱阳湖的黄昏景象。
– 古装剧《滕王阁传奇》直接以王勃创作此序为剧情主线。

四、诗句的现代意义

“落霞与孤鹜齐飞”不仅是写景的典范,更被引申为:
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生态保护主题)。
孤独中追求卓越的象征(常用于励志语境)。

重点提示:王勃创作此序时年仅26岁,却以天才般的笔触成就了千古绝唱,足见其文学造诣之深。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全唐诗》的编纂过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全唐诗》编纂背后的隐秘故事 官方修书的时代背景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在康熙皇帝亲自诏令下,《全唐诗》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项浩大工程并非偶然,而是清王朝文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康熙帝希望通过编纂前朝文献,彰显清朝的文化正统地位,同时笼络江南文人群体。 核心编纂团队的秘密 曹寅的特殊使命 江宁织造曹寅被任命为校阅刊刻官,这个选择颇具深意。曹寅不仅是皇帝亲…

    2025年11月9日
    200
  •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如何借蝉自喻书写困境?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骆宾王咏蝉诗的专业分析文章。 露重风多中的绝唱:骆宾王如何借蝉自喻书写困境 在卷帙浩繁的唐诗中,咏物诗占据了重要地位。诗人往往通过对自然万物的描摹,寄托个人情志,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便是其中典范。他身陷囹圄,闻蝉鸣而感怀,写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千古名句,将个人的政治困境与生命沉浮,淋漓尽致地投射于秋蝉…

    2025年11月9日
    190
  • 白桦诗有哪些比喻句?揭秘自然意象的修辞密码

    白桦诗有哪些比喻句?揭秘自然意象的修辞密码 一、白桦诗中的比喻:自然与生命的双重隐喻 白桦作为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常被赋予人格化或象征性的比喻,形成独特的修辞密码。以下是典型表现: 1. “白桦如少女” – 案例:俄罗斯诗人叶赛宁在《白桦》中写道:“白色的桦树像少女的裙摆,在风中轻轻摇曳。” – 分析:将白桦的洁白与轻盈比作少女的纯…

    2025年6月22日
    800
  • 夫妻相亲相爱,古诗中如何抒发这份情感?

    在古诗中,夫妻之间的相亲相爱常被以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来。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抒发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处:《诗经·邶风·击鼓》 抒发情感:这句诗是描写夫妻恩爱的千古名句,表达了夫妻之间携手共度余生的坚定誓言。它描绘了夫妻之间情意绵绵、形影不离的恩爱之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处:白居易《长恨歌》 抒发…

    2024年12月14日
    2850
  • 女人梦见自己门牙掉了,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女人梦见自己门牙掉了,是健康警示还是心理焦虑? 1. 梦境解析的理论基础 梦境是人类潜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欲望的伪装表达。而荣格则强调,梦可能反映了个体与集体无意识的连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梦见掉牙常被视为健康或亲人的预警。 2. 门牙掉落的象征意义 门牙在梦境中具有特殊象征:– 外在形象与社交能力(门牙影响外貌和…

    2025年5月20日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