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头稚子学垂纶是哪首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蓬头稚子学垂纶”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如下:

>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歌解析

1. 主题
诗歌描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学习钓鱼的场景,通过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孩童的专注与顽皮。

2. 重点词句
“蓬头稚子”:突出儿童的稚嫩和不拘小节。
“遥招手”:以动作表现孩童的机灵和怕惊扰鱼儿的心理。
“怕得鱼惊”:点明孩童对钓鱼的认真态度,充满童趣。

3. 艺术手法
诗人通过白描手法,仅用四句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语言朴素却意趣盎然。

实际案例

案例1: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小儿垂钓》常被用作儿童诗的代表。教师会引导学生:
– 观察诗中孩童的动作描写(如“侧坐”“招手”);
– 分析心理活动(如“怕得鱼惊”);
– 模仿写作类似的生活场景小诗。

案例2:文化衍生作品

这首诗的意象曾被用于儿童绘本创作。例如,某绘本以“蓬头稚子”为主角,用现代插画重新诠释古诗,帮助孩子理解传统文化。

作者背景

胡令能是唐代隐居诗人,现存诗仅4首,均以生活琐事为题,风格清新自然。《小儿垂钓》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展现了唐代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总结

《小儿垂钓》通过孩童钓鱼的瞬间,传递了纯真之美生活之趣,是唐诗中少有的以儿童为主角的佳作。其语言通俗、画面感强,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初中诗改散文有哪些?经典诗歌的现代散文化重构实践

    初中诗改散文有哪些?经典诗歌的现代散文化重构实践 一、诗改散文的概念与教育意义 诗改散文是将古典或现代诗歌通过保留原有意境和情感基调的方式,用散文语言进行重新表达。这种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解构诗歌的凝练语言,训练学生扩展细节的能力– 深化文本理解:在改写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意象组合与情感逻辑&#82…

    2025年5月11日
    980
  • “旧都”能组成哪些有意义的词语?

    “旧都”这一组合本身已经具有特定的意义,通常指的是曾经作为都城或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但现已不再是都城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过,如果我们尝试将“旧都”与其他字词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组合: 旧都遗址:指的是曾经作为都城但现已废弃或沦为遗迹的地方,常用于描述历史遗迹或考古发现。 旧都风情:指的是旧都所特有的文化、风俗和习…

    2024年12月10日
    2020
  • 有哪些著名的贬谪诗?从屈原到柳宗元的心灵放逐

    从屈原到柳宗元的心灵放逐: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贬谪诗 一、贬谪诗的文化背景 贬谪诗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在政治失意后创作的诗歌类型,兼具个人抒怀与社会批判的双重意义。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传统,到唐代贬谪文学的巅峰,形成了独特的“诗可以怨”的审美体系。 二、先秦至唐代的经典贬谪诗人 1. 屈原:贬谪文学的源头 – 代表作品:《离骚》《九章·涉江》&#82…

    2025年5月8日
    1140
  • 鹿溪出自哪首诗?

    鹿溪出自哪首诗? 一、鹿溪的文学出处 鹿溪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原诗如下:>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虽未直接出现“鹿溪”二字,但后世文人常以“鹿溪”代指诗中描绘的隐逸山水之境,成为文学中的经典意象。 — 二、后世对“鹿溪”的引用…

    2025年6月27日
    660
  • 带植物的诗有哪些经典?从“采菊东篱下”到“映日荷花别样红”

    带植物的诗有哪些经典?从“采菊东篱下”到“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植物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植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自然意象,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例如:–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陶渊明《饮酒·其五》);– 荷花代表清廉脱俗(周敦颐《爱莲说》);– 杨柳寄托离愁别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二、经典植物意象…

    2025年7月13日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