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哪首诗?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出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早期婚姻生活期间,表达了与丈夫赵明诚离别后的相思之情。

完整词作如下: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重点解析

1. 艺术特色
该词通过”眉头”与”心头”的空间转换,形象化地展现了相思之情的无法排遣。”才下…却上…”的句式形成时间流动感,使抽象情感具象化。

2. 情感表达
词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与结尾句形成递进关系,最终聚焦到“无计可消除”的情感困境,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典型特征。

3. 文学地位
该词被收录于《全宋词》,明代《古今词统》评其:”七情所至,浅尝者说破,深尝者说不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谓深矣。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文学改编

– 琼瑶小说《一剪梅》直接引用该词作为创作蓝本
– 1984年台湾同名电视剧主题歌词化用原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计可消除

案例2:现代传播

– 2021年《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阿兰改编演唱版本网络播放量超5000万次
– 微博话题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累计阅读量2.3亿,多用于表达“无法克制的思念”

案例3:学术研究

– 北京大学《宋词情感表达研究》指出:该句开创了”情感空间位移”的描写范式,影响后世如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等创作

四、延伸阅读建议

1. 对比阅读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句
2. 研究宋代闺怨词与男性作家作品的差异
3. 分析该词”香残””月满”等意象系统构建

此词通过日常细节展现深刻情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八个字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相思表达之一,其影响力持续跨越九个世纪至今。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秦观《水龙吟》的“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如何铺叙离别?

    秦观《水龙吟》的铺叙艺术探析——以“小楼连苑横空”为例 一、词作背景与结构特征 秦观《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是宋代婉约词中的离别佳作。全词通过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以“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开篇,构建出立体化的离别场景。这种铺叙手法突破传统平铺直叙,在空间上形成俯仰观察的双重视角,在时间上采用倒叙与预叙交织的技巧,为后续情感抒发奠定基础。 实际案例:同…

    2025年11月2日
    290
  • 满城春色宫墙柳是哪首诗?

    满城春色宫墙柳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满城春色宫墙柳”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这首词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表达了诗人对前妻唐琬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情。 全文内容 《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

    2025年7月1日
    850
  • 什么是阕?词为何分上下阕?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阕”与词之分阕的专业文章。 什么是“阕”?词为何分上下阕?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词的世界里,“阕”是一个核心且独特的结构概念。理解“阕”,是步入词之艺术殿堂的关键一步。 一、 “阕”字的本义与引申 “阕”字的本义是“乐终”,即一首乐曲的演奏完毕。古代典礼仪式中,奏完一曲,称为“乐阕”。如《礼记·文王世子》中载:“有司告以乐阕。” 即是…

    6小时前
    10
  • 寂寞夜晚的诗句怎样触动人心?

    寂寞夜晚的诗句,往往以其深邃的意境、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以下是一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寂寞夜晚诗句,以及它们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解析: “夜深人静月朦胧,孤影徘徊思无穷。” 这句诗通过“夜深人静”和“月朦胧”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神秘的氛围,孤影徘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思无穷,表达了内心无尽的思绪和寂寞之情,这种深沉的情感触动人心,让人…

    2024年12月30日
    1890
  • 古藤老树昏鸦是哪一首诗?

    古藤老树昏鸦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古藤老树昏鸦”出自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作品是元曲小令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秋思之祖”,以简练的意象组合勾勒出深秋羁旅之愁。 重点内容:– 作品体裁:元曲(小令),而非唐诗或宋词。– 全文共28字,却包含12个意象,形成强烈的画面感。 — 二、全文解析与意象…

    2025年6月24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