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巴峡穿巫峡是哪首诗?

即从巴峡穿巫峡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听闻安史之乱平定、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欣喜若狂而作。

二、全诗内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点内容标红

– 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杜甫想象中返乡的路线,展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激动心情。
– “巴峡”和“巫峡”是长江三峡中的两段,体现了杜甫对地理的熟悉和诗歌的写实性。

三、诗歌背景与情感分析

1. 历史背景:安史之乱持续八年(755-763年),杜甫流离失所,听闻叛乱平定后写下此诗。
2. 情感表达:全诗以“”为核心,从“涕泪满衣裳”到“喜欲狂”,再到“放歌纵酒”,最后以想象归途收尾,层次分明。

四、实际案例:诗歌的传播与影响

1. 语文教育:此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杜甫“沉郁顿挫”风格中少见的欢快之作,常被用于分析诗人情感变化。
2. 文化衍生
– 2023年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巴峡”“巫峡”为线索,考察选手对杜甫诗歌地理知识的掌握。
– 旅游宣传中,重庆和湖北的文旅部门曾联合推出“重走杜甫返乡路”主题线路,引用此句作为推广文案。

五、地理考据

巴峡:今重庆境内长江段,具体位置有争议,一说为奉节至巫山段。
巫峡:长江三峡第二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杜甫用“穿”字生动表现船行速度之快。

六、总结

“即从巴峡穿巫峡”不仅是杜甫诗歌中豪放快意的代表句,更承载了战乱时代文人对和平的渴望。其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成为唐诗中流传千古的名篇。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商朝秋天诗作探秘:那个时代如何描绘秋景?

    商朝秋天诗作探秘:那个时代如何描绘秋景? # 一、商朝诗歌的文学背景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王朝之一,其文学形式以甲骨文、金文和早期诗歌为主。由于年代久远,完整的诗作留存极少,但通过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仍可窥见商人对自然与季节的观察。 重点内容:商朝诗歌的雏形多与祭祀、占卜相关,秋景描写常隐含农事丰收和神灵崇拜的…

    2025年6月10日
    940
  • 得失的诗句,哪些让你深思人生?

    关于得失的诗句,有很多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不已。以下是一些让我深思人生的得失诗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文章是千古流传的事业,而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最清楚。这让我思考到,人生的许多事情也是如此,外在的成败得失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和努力,真正的得失往往在于内心的感受与…

    2024年10月14日
    2950
  • 王维字数较多的诗有哪些?长篇五言中的禅意与山水画卷

    王维字数较多的诗有哪些?长篇五言中的禅意与山水画卷 一、王维长篇五言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作以短小精炼著称,但亦有部分长篇五言诗展现其深厚的艺术功力。这类作品多融合禅宗思想与自然意象,形成独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风格。 二、王维字数较多的代表诗作 1. 《终南别业》(约120字) 重点内容:>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2025年7月13日
    800
  • 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是千古壮丽名句?

    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何是千古壮丽名句? 一、诗画交融的意象组合 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身份,通过两组意象的精准捕捉构建出立体画卷。“大漠孤烟直” 以垂直的狼烟打破荒漠的水平延展,形成十字构图的稳定性。实际案例可对比唐代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其中烽燧的垂直烟柱与横向沙漠形成相同构图原理。而“长河落日圆” 则运用几何图形强化视觉记忆…

    2025年11月9日
    270
  • 贾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推敲艺术

    贾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推敲艺术 一、贾岛诗歌概览 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语言精炼、意境幽深著称,多描写孤寂、清冷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 代表作品分类 1. 五言律诗:如《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2. 绝句:如《剑客》《寻隐者不遇》3. 其他题材:如送别诗《送无可上人》、咏…

    2025年4月14日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