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字数较多的诗有哪些?长篇五言中的禅意与山水画卷

Random Image

王维字数较多的诗有哪些?长篇五言中的禅意与山水画卷

一、王维长篇五言诗的创作背景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作以短小精炼著称,但亦有部分长篇五言诗展现其深厚的艺术功力。这类作品多融合禅宗思想自然意象,形成独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风格。

二、王维字数较多的代表诗作

1. 《终南别业》(约120字)

重点内容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诗以长达12句的篇幅,描绘诗人隐居终南山的闲适生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尤为经典,体现禅宗“随缘任运”的境界。

2. 《蓝田山石门精舍》(约160字)

重点内容
>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全诗16句,通过细腻的山水描写,展现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双重追求。诗中“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暗含物我两忘的哲思。

3. 《谒璿上人》(约200字)

此诗为王维少见的长篇禅诗,共20句,以拜访高僧璿上人为线索,阐述“色空不二”的佛理。如“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一句,直接点明禅意主题。

三、禅意与山水画卷的融合

王维的长篇五言诗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禅意与山水的统一:
1. 以景喻禅:如《终南别业》中“水穷”“云起”象征生命无常与循环。
2. 动静结合:山水动态(如“漾舟”“云起”)与静态冥想(“坐看”“初疑”)形成对比。
3. 语言留白:诗作结尾常留余韵(如“胜事空自知”),引导读者自行体悟。

四、案例解析:《蓝田山石门精舍》的层次结构

1. 山水层:前八句写泛舟、探幽的视觉画面。
2. 禅意层:后八句转入“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的顿悟。
3. 互动性:通过“玩奇不觉远”等句,暗示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

结论:王维的长篇五言诗虽数量不多,但以其宏大的山水架构深邃的禅理,成为唐代诗歌中独特的艺术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13日

相关推荐

  • 含有“娇”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娇”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这句诗以“娇”字形容江山的美丽,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的沧桑感。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出处:李白《渌水曲》。这句诗以“娇欲语”形容荷花的娇艳欲滴,仿佛要与人交流,同时表达了荡舟人的愁绪。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处:杜甫《江畔…

    2024年11月2日
    3360
  • 鳜鱼肥的诗有哪些?舌尖上的唐诗宋词

    鳜鱼肥的诗有哪些?舌尖上的唐诗宋词 鳜鱼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鳜鱼(又称桂鱼)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肉质鲜美、外形独特,常被文人用来象征隐逸之乐或田园生活。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而宋代诗词中鳜鱼也频繁出现,成为“舌尖上的唐诗宋词”典型范例。 — 经典诗词案例解析 1. 唐代: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2025年5月8日
    1100
  • 淡抹浓妆总相宜是哪首诗?

    淡抹浓妆总相宜:出自哪首古诗? 诗句出处 “淡抹浓妆总相宜”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句解析 1. 核心意象: 诗人将西湖比作西施(西子),通过”淡妆”与&#82…

    2025年6月26日
    670
  • 儿童现代诗精选:在童真视角中重构世界

    儿童现代诗精选:在童真视角中重构世界 儿童诗的艺术价值与独特性 儿童现代诗以童真视角为核心,通过简洁的语言、跳跃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重构成人习以为常的世界。这种重构不仅是对现实的诗意化表达,更是对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深刻映射。 重点内容:– 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儿童诗常采用重复、拟声等手法,符合儿童语言习得规律。– 想象力的无边界性:…

    2025年4月27日
    960
  • “旧都”能组成哪些有意义的词语?

    “旧都”这一组合本身已经具有特定的意义,通常指的是曾经作为都城或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但现已不再是都城或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过,如果我们尝试将“旧都”与其他字词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组合: 旧都遗址:指的是曾经作为都城但现已废弃或沦为遗迹的地方,常用于描述历史遗迹或考古发现。 旧都风情:指的是旧都所特有的文化、风俗和习…

    2024年12月10日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