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何处得秋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句解析

1. 核心意象
“秋霜”比喻白发,象征诗人因愁绪而生的衰老。
“三千丈”的夸张手法,突出愁绪之深重。

2. 情感表达
李白通过对镜自问的写法,将个人仕途失意、年华老去的悲慨凝练为一句“何处得秋霜”,感染力极强

实际案例:文学引用与化用

1. 现代文学引用
作家余华在《活着》中曾化用此句,描写主角福贵年老时的沧桑:“镜子里那张脸,不知何时爬满了秋霜。”
效果:借李白原句的愁绪,强化人物命运的悲凉感。

2. 影视剧应用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李白(角色)醉酒吟诵此诗,镜头特写“明镜”与白发,暗示其政治理想破灭的内心郁结。
手法:视觉化呈现诗句的隐喻。

学术价值

研究意义:该诗是盛唐“愁绪诗”的典型,反映李白后期创作中现实与浪漫的交融
对比分析:与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相比,李白更重主观宣泄,杜甫则偏向社会写实

总结

“何处得秋霜”以简练的语言承载了李白深沉的个人感慨,成为后世解读其晚年心境的关键文本。其艺术手法与情感张力,至今仍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一首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一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作者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表达了游子在重阳节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二、全诗内容解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点内容解析:1. &…

    2025年6月26日
    630
  • 杜牧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杜牧作品中的行业风情

    杜牧诗歌中的职业元素与行业风情研究 一、杜牧诗歌中的职业元素概览 杜牧作为晚唐杰出诗人,其作品不仅以抒情写意见长,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各阶层的职业生活。职业元素在其诗中主要表现为三类:1. 仕宦生涯:反映官员的公务与政治抱负;2. 市井百业:刻画商人、工匠、农民等平民职业;3. 军事题材:记录边关将士的戍边生活。 二、仕宦生涯:政治抱负与官场现实 …

    2025年4月11日
    1180
  • 寺庙与诗的结合,你知道哪些关于寺的诗句?

    寺庙与诗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寺庙的著名诗句: 描绘寺庙环境的诗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处:杜牧《江南春》 解析:此句描绘了南朝时期寺庙众多的景象,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美丽画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出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解析:通过描绘寺庙中曲折的小径和深邃的…

    2024年10月19日
    2110
  • 赞美荷花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莲荷风韵

    赞美荷花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莲荷风韵 荷花(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象,自古被文人墨客赋予高洁、清雅、脱俗的品格。以下从诗词类型、经典案例和艺术内涵三方面,解析莲荷在诗词中的风韵。 — 一、直接咏荷的经典诗作 1.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重点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艺术特色:…

    2025年4月13日
    1260
  •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哪些能激励人心?

    关于生命力强的诗句,有很多能够激励人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生命力的强大: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读:这首诗通过描绘原上野草的生命周期,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即使遭受野火的焚烧,野草依然能在春风的吹拂下重新生长,这种…

    2024年12月20日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