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何处得秋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句解析

1. 核心意象
“秋霜”比喻白发,象征诗人因愁绪而生的衰老。
“三千丈”的夸张手法,突出愁绪之深重。

2. 情感表达
李白通过对镜自问的写法,将个人仕途失意、年华老去的悲慨凝练为一句“何处得秋霜”,感染力极强

实际案例:文学引用与化用

1. 现代文学引用
作家余华在《活着》中曾化用此句,描写主角福贵年老时的沧桑:“镜子里那张脸,不知何时爬满了秋霜。”
效果:借李白原句的愁绪,强化人物命运的悲凉感。

2. 影视剧应用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李白(角色)醉酒吟诵此诗,镜头特写“明镜”与白发,暗示其政治理想破灭的内心郁结。
手法:视觉化呈现诗句的隐喻。

学术价值

研究意义:该诗是盛唐“愁绪诗”的典型,反映李白后期创作中现实与浪漫的交融
对比分析:与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相比,李白更重主观宣泄,杜甫则偏向社会写实

总结

“何处得秋霜”以简练的语言承载了李白深沉的个人感慨,成为后世解读其晚年心境的关键文本。其艺术手法与情感张力,至今仍为文学创作提供灵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哪首诗?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并非完整的诗句,而是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中名句的误记或改编。原诗的正确表述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成都周边的壮阔景色,同时隐含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感慨。 — 原诗全文与解析 《绝句四首》(其三)…

    2025年6月24日
    660
  • 描写传统节日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节日氛围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节日氛围 一、传统节日与诗词的紧密联系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诗词作为文化的载体,生动记录了节日的习俗、情感与氛围。从春节的喜庆到中秋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节日的情感和场景跃然纸上。 二、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代表诗词 1.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诗词中常描写爆竹声声、阖家团圆的场景。&#82…

    2025年6月1日
    520
  • 韩愈有名诗句中哪句最发人深省?

    韩愈的诗歌和文章中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其中有一句尤为发人深省,那便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诗出自韩愈的《进学解》,它深刻地揭示了勤奋与懈怠、思考与随俗对于个人学业和品德修养的巨大影响。具体来说: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对于学业精进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努力、勤奋学习,才能在学业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而如果沉迷于嬉戏…

    2024年12月30日
    1810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哪首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此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805—815年)所作,通过描绘寒江独钓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孤高不屈的志趣与政治失意的孤寂。 原诗全文 >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 1. 意…

    2025年6月24日
    310
  •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作有哪些值得品味的?

    宋代诗人邵雍的诗作以其深邃的哲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快乐哲学观而著称,以下是一些值得品味的诗作: 一、《山村咏怀》 诗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简析:此诗用数字串联起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村风景画,语言质朴自然,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二、《月到梧桐上吟》 诗句:“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

    2024年12月14日
    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