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醉人人自醉出自哪首诗?

花不醉人人自醉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考据

“花不醉人人自醉” 出自明代文学家唐寅(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全诗以洒脱不羁的笔触,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醉心自然的人生态度。

原诗节选
>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重点内容
– 诗句背景:唐寅因科举舞弊案牵连,仕途断绝后隐居苏州桃花坞,借诗抒怀。
– 核心思想:通过“花”与“酒”的意象,对比世俗富贵与隐逸生活的价值选择。

二、诗句的现代应用案例

1. 文化传播中的引用

影视作品: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化用此诗,强化了唐寅“风流才子”的公众形象。
商业广告:某白酒品牌以“花不醉人人自醉”为 slogan,突出产品带来的愉悦体验。

2. 心理学视角的解读

“花不醉人人自醉” 可类比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Flow),即因专注某事而忽略外界干扰。例如:
案例:艺术家在创作中忘我投入,类似“醉心于花”的体验。

三、延伸思考:诗句的误用与正本清源

1. 常见误传:有人误认为此句出自李白或白居易,实因唐代诗人多写饮酒题材。
2. 正本清源:明代文献《唐伯虎全集》明确收录此诗,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其反世俗倾向。

重点内容
– 诗句的正确引用需注重文献溯源,避免张冠李戴。

结语

唐寅通过《桃花庵歌》传递的超脱精神,至今仍引发共鸣。“花不醉人人自醉” 不仅是文学名句,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凝练表达。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乔吉《扬州梦》如何演绎杜牧的风流轶事?

    乔吉《扬州梦》对杜牧风流轶事的戏剧化重构 一、杜牧扬州轶事的文学原型 杜牧《遣怀》诗中”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成为元代杂剧作家乔吉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在杜牧诗作中,《赠别二首》《叹花》等作品记载了诗人在扬州任职期间与歌妓的交往经历,这些具有自传性质的诗歌构建了才子与佳人相遇相知的叙事框架,为后世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2025年11月2日
    310
  • 元曲为何能成为“一代之文学”?

    元曲为何能成为“一代之文学”? 引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明确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其独特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元曲的构成与特点 杂剧与散曲的双峰并峙 元曲包含杂剧(戏剧)与散曲(诗歌)两大体裁。杂剧融合科(动作)、白(台词)、唱(演…

    2025年11月2日
    320
  • 诗乐眼镜有哪些系列?让诗歌与视觉艺术跨界碰撞

    诗乐眼镜:让诗歌与视觉艺术跨界碰撞 诗乐眼镜的品牌理念 诗乐眼镜(Silhouette)是奥地利高端眼镜品牌,以轻盈、简约、创新的设计闻名。品牌将诗歌的韵律感与视觉艺术的美学结合,打造出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眼镜系列,成为时尚与文化的跨界代表。 诗乐眼镜的核心系列 1. Titan Minimal Art系列 – 设计灵感:源自极简主义艺术,镜框采…

    2025年5月29日
    1100
  • “画龙点睛”出自哪则成语故事?艺术创作的神来之笔

    画龙点睛:成语溯源与艺术创作的神来之笔 成语出处与典故解析 “画龙点睛”出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的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的故事。据载,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却故意不点眼睛,声称”点睛即飞去”。众人不信,坚持让他点睛。结果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顿时雷电破壁,被点睛的龙腾空而去,未点睛者仍在墙上。 这个…

    2025年4月15日
    1600
  • 崔颢《黄鹤楼》为何能让诗仙李白也为之搁笔?

    崔颢《黄鹤楼》为何能让诗仙李白也为之搁笔? 一、历史背景与李白搁笔的传说 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时本欲题诗,但见崔颢作品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个典故不仅体现李白对同代诗人的尊重,更折射出盛唐诗坛的创作生态。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后来在《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借鉴了崔颢的章法,这种”影响…

    2025年10月25日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