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是哪一首?

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是哪一首?

贾浅浅及其诗歌背景

贾浅浅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女儿,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她的诗歌作品近年来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其口语化风格生活化题材成为争议焦点。她的诗作常以日常琐事为切入点,语言直白,但部分作品因内容引发两极评价。

最具争议的代表作:《黄瓜,不仅仅是吃的》

贾浅浅最出圈的诗作之一是《黄瓜,不仅仅是吃的》,这首诗因内容直白、意象大胆而成为讨论热点。以下是诗歌全文:

> 《黄瓜,不仅仅是吃的》
> 中午下班回家
> 阿姨说你娃厉害得很
> 我问咋了
> 她说:上午带他们出去玩
> 一个将尿
> 尿到人家办公室门口
> 我喊了声“我的娘嗯”
> 另一个见状
> 也跟着把尿尿到办公室门口
> 一边尿还一边说:
> 你的两个娘都尿了

争议点分析

1. 语言风格:全诗采用口语化叙述,缺乏传统诗歌的韵律美,被批评为“口水诗”。
2. 内容意象:诗中“尿尿”的描写被部分读者认为粗俗,但也有人认为是对童真生活的真实捕捉
3. 两极评价
– 支持者认为其突破了诗歌的“高雅”框架,展现了生活本真。
– 反对者则认为此类作品拉低了诗歌的艺术门槛。

其他代表诗作

除《黄瓜》外,贾浅浅的部分诗作也因类似风格引发关注,例如:
《我的娘》
> 我的娘啊
> 我的娘
> 我的娘啊
> 我的娘

《日记独白》
> 他忽然清清嗓子对我说
> 嗨,我叫迈克尔,是来西安的留学生
> 你看的什么书
> 《废都》。我答道,并且努力把窝着的书角展了展

文学界的评价

贾浅浅的诗歌争议反映了当代诗坛对“什么是好诗”的争论:
支持方:北京大学教授臧棣曾为其辩护,称其诗作有“隐秘的锐利”。
反对方:批评者认为这类作品依赖“名人效应”,缺乏诗歌应有的深度与技艺。

总结

贾浅浅的诗作以《黄瓜,不仅仅是吃的》为代表,因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题材成为现象级讨论对象。无论评价如何,她的创作无疑为当代诗歌的边界探索提供了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初宋词风如何受五代花间词派的影响?

    初宋词风对五代花间词派的承袭与革新 一、花间词派的历史定位与艺术特征 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作,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首个文人词流派的正式形成。该流派以描绘闺阁情思、宴饮享乐为主要内容,形成“词为艳科”的创作传统。温庭筠《菩萨蛮》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以精工富丽的笔触勾勒女性容饰,韦庄《女冠子》中“忍泪佯低面,含羞半…

    2025年11月2日
    250
  • 有哪些魔改了的诗?网络时代下的诗意解构

    网络时代下的诗意解构:魔改诗歌现象研究 一、魔改诗歌的定义与背景 魔改诗歌指通过对经典诗歌的词汇、句式或主题进行戏仿、重组或现代化改编,形成新的文本表达。这一现象源于网络文化的解构特性,既是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大众参与文学创作的体现。 背景动因:– 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需求– 年轻群体对权威文本的戏谑态度– 社交媒体对“梗文化…

    2025年5月30日
    890
  • 嶷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地名专用字发音考证

    嶷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地名专用字发音考证 一、“嶷”字的基本信息 “嶷”(拼音:yí)是一个典型的地名专用字,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主要出现在历史地名或特定地域名称中。其核心含义与山势高峻、地形险要相关,属于形声字,从“山”部,“疑”声。 重点提示:– 标准普通话读音:yí(第二声)– 常见误读:因字形与“疑”相似,常被误读为ní或…

    2025年9月28日
    400
  • 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慰藉?

    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慰藉? 1. 梦境与情感的深层联系 梦境常被视为潜意识的窗口,尤其是关于至亲的梦境,往往承载着复杂的情感需求。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的模样,可能反映两种核心心理状态:– 亲情牵挂:对子女成长独立的潜在焦虑,通过回忆幼年时光获得情感补偿;– 心理慰藉:面对现实压力时,大脑通过美好记忆调节情绪,提供安全感…

    2025年5月20日
    1430
  • 唐朝诗人是如何用秋天来言说愁绪的?

    唐朝诗人如何用秋天言说愁绪 一、秋日意象与愁绪的天然联结 秋天作为四季中的萧瑟阶段,其自然景象的变化与人类情感中的愁绪存在高度契合。唐代诗人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对应关系,通过三个核心维度构建起秋愁表达体系:气候转凉带来的生理感受、草木凋零触发的生命思考、时序更迭引起的光阴之叹。这种将自然物象情感化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悲秋传统”。 二、典型秋日意…

    2025年10月25日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