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居高声自远:出处、内涵与实际应用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全诗如下:

> 垂緌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咏蝉”三绝”之一(另两首为骆宾王《在狱咏蝉》和李商隐《蝉》),通过蝉的意象表达高洁品格与内在力量。

二、诗句解析

1. 字面含义

“居高”:既指蝉栖息在高树上,也隐喻人的崇高地位或精神境界
“声自远”:声音自然传得远,暗指德行高尚者其影响力自然深远

2. 深层哲理

重点内容:诗人强调真正的声名远播不依靠外在助力(”非是藉秋风”),而是源于自身的高度与品质。这种思想与孔子”德不孤,必有邻”、孟子”修其天爵”的理念一脉相承。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企业品牌建设

某科技公司(如华为)坚持自主研发:
“居高”:持续投入研发,掌握核心技术(2022年研发投入1427亿元)
“声自远”:不依赖广告营销,凭技术实力获得全球市场份额(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占有率28.7%)

案例2:个人职业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颜宁的学术之路:
“居高”:专注结构生物学研究,在《自然》《科学》发表多篇论文
“声自远”:不刻意追求曝光,仍成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候选人之一

案例3:传统文化传播

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
“居高”:立足600年文化积淀
“声自远”:通过数字展览、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破圈”,年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

四、当代启示

1. 核心竞争力构建:在信息过载时代,重点内容是建立不可替代的价值高地
2. 影响力本质:社交媒体时代仍需回归”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本质逻辑
3. 组织管理应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德行高度决定团队凝聚力

> 补充数据:领英调研显示,87%的员工更愿意追随”品德高尚”而非”能力出众”的领导者,印证了”居高”对”声远”的决定作用。

这首诗的智慧穿越千年,在个人修养、组织管理、品牌建设等领域持续提供启示:真正的传播力永远源自内在价值的高度。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休息苏轼的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闲适生活与豁达人生

    苏轼的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闲适生活与豁达人生 一、苏轼诗歌的题材与风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大江东去”,也有细腻婉约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1. 豪放派代表作 –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以壮阔的赤壁为背景,抒…

    2025年5月8日
    680
  • 关于征集的诗有哪些?古代应制诗与现代主题创作的异同比较

    关于征集的诗有哪些?古代应制诗与现代主题创作的异同比较 一、征集诗的定义与分类 征集诗指由特定机构或个人发起,围绕某一主题公开征集创作的诗歌作品。按时代可分为两类:1. 古代应制诗:臣子奉帝王之命创作的诗歌,内容多歌功颂德(如唐代《奉和圣制重阳赐宴》)。2. 现代主题创作:政府、媒体或企业发起的主题征文(如“抗疫诗歌”“环保主题诗”)。 — 二、…

    2025年5月28日
    600
  • 诗一字诗用的好词有哪些?解锁单字成诗的创作密码

    一字诗的艺术:解锁单字成诗的创作密码 一字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独特形式,以单个汉字为核心,通过精妙的意象组合和语境营造,实现”以少胜多”的审美效果。本文将解析一字诗的创作要领,并分享经典用词案例。 一、一字诗的创作核心 1. 意象浓缩:选择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汉字(如”月””舟”&#822…

    2025年6月1日
    630
  • 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哪首诗?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诗篇 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与屈原密切相关。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逐渐形成端午节习俗。 纪念屈原的核心诗作:《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诗中表达了屈原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对国家的忠诚以及个人…

    2025年6月26日
    440
  • 背诗有动作的成语有哪些?解锁诗词中的动态表达密码

    背诗有动作的成语有哪些?解锁诗词中的动态表达密码 一、动态成语:诗词中的动作密码 在古典诗词中,动作性成语是诗人传递情感、塑造意境的重要工具。这些成语通过肢体动作或行为描写,让文字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以下是常见的背诗相关动态成语及其应用: 1. 手舞足蹈(《诗经·大序》):形容背诵诗歌时兴奋忘形的状态。 – 案例: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手舞足蹈,…

    2025年6月1日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