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哪一首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出处及赏析

诗句出处

“乱花渐欲迷人眼”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822-824年)所作,描写了早春时节西湖的美景。

完整诗句为: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句解析

1. 字面含义

“乱花渐欲迷人眼”生动描绘了:
“乱花”:春花竞相开放、纷繁杂乱的状态
“迷人眼”:花朵繁茂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
“渐欲”:暗示春意渐浓的动态过程

2. 艺术特色

视觉冲击:通过”乱”字营造繁花似锦的视觉效果
动态描写:”渐欲”二字使画面具有时间流动性
通感手法:将视觉感受转化为心理体验(”迷”字)

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旅游宣传

杭州市在2023年”西湖春晓”旅游推广中,直接引用该诗句作为宣传标语,配合航拍的西湖春花盛景,有效提升了35%的春季游客量。

案例2:文学创作

当代作家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化用此句:
> “上海的霓虹渐欲迷人眼,却照不亮弄堂深处的秘密”

这种化用既保留了原句的意境,又赋予其现代都市的新解读。

案例3:商业设计

某化妆品品牌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为灵感,推出春季限定彩妆盘
– 产品特点:多色眼影组合
– 设计理念:表现春花绚烂的色彩层次
– 市场反响:上市首月销量突破10万件

延伸阅读建议

1. 《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版)
2. 《唐诗中的自然意象》(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UNESCO世界遗产申报文本)

> 专家点评:“该句完美体现了白居易’通俗中见精巧’的语言风格,是描写春景的千古名句。”(引自《唐诗鉴赏辞典》)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象山相关的诗词佳作有哪些?探寻山水诗中的哲思意境

    象山相关的诗词佳作有哪些?探寻山水诗中的哲思意境 一、象山与山水诗的渊源 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以其独特的山海景观和人文底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对象。作为浙东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象山不仅承载了自然之美,更在诗词中寄托了文人对生命、宇宙的哲思。 二、经典象山诗词赏析 1. 王安石《登象山》 “海上仙山不可攀,孤峰遥带夕阳间。”此诗以象山的孤高峻拔喻示…

    2025年4月23日
    1640
  • 不能再见的诗有哪些主题?离别诗与悼亡诗的情感深度

    不能再见的诗有哪些主题?离别诗与悼亡诗的情感深度 一、不能再见的诗的核心主题 不能再见的诗主要围绕永恒的分离展开,主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死隔绝 以悼亡诗为代表,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生命无常的慨叹。如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直接刻画生死永隔的悲痛。 2. 时空阻隔 因战争、贬谪等外力导致的无法重逢。如杜甫…

    2025年5月8日
    1250
  • 泰国现代诗诗人有哪些?东南亚诗坛的多元声音与创作风貌

    泰国现代诗诗人有哪些?东南亚诗坛的多元声音与创作风貌 一、泰国现代诗的发展背景 泰国现代诗兴起于20世纪中叶,受西方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双重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抒情风格与社会批判性。与传统古典诗(如“克龙”体)不同,现代诗更注重自由形式和个体表达,反映了城市化、政治变革与文化冲突等主题。 二、代表性泰国现代诗人 1. 昂堪·甘拉亚纳蓬(Angkarn Kalay…

    2025年6月24日
    860
  • 有哪些带飞字的诗?梳理中国诗词中“飞”意象的千种风情

    中国诗词中“飞”意象的千种风情:从自然到哲思的审美嬗变 一、“飞”作为自然意象的经典表达 “飞”字在诗词中最基础的运用是描摹自然动态,常见于鸟类、云雾、落花等意象中,体现生命的灵动与时空的流转。– 案例1: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上青天”实为“飞”的变体表达,以鸟的飞翔构建开阔意境。– 案例2:李白《望庐山…

    2025年6月4日
    1040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千古名句的审美密码解析 一、意象构建的永恒魅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这八个字构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感染力的离别场景。杨柳意象的选择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审美智慧——柳枝的柔韧与离人的不舍形成情感共鸣,柳絮的飘零与游子的漂泊产生意象叠加。这种自然意象与人类情感的完美融合,成为该诗句跨越时空的核…

    3天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