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万兜鍪是哪首诗?

年少万兜鍪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年少万兜鍪”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全词如下: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诗句解析

1. “年少万兜鍪”
“年少”指孙权,他19岁继承父兄基业,统领江东。
“万兜鍪”(兜鍪:古代战士头盔)象征千军万马,突出孙权年少统兵的雄才大略。
标红重点:辛弃疾借孙权典故,暗讽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表达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2. 历史背景
此词作于1205年,辛弃疾时任镇江知府。京口(今江苏镇江)是孙权曾驻守的战略要地,词人登高怀古,借古喻今。

三、实际案例:诗词中的用典手法

辛弃疾在词中频繁引用历史人物(如孙权、曹操、刘备),形成“以古讽今”的独特风格。例如:
案例1:同期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借刘裕北伐事迹,呼吁南宋收复失地。
案例2:本词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直接引用《三国志》中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强化对英雄的推崇。

四、文学价值与影响

1. 豪放词的代表作:此词将历史、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展现辛弃疾豪迈悲壮的词风。
2. 教育意义:现代教育中常以此词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用典艺术,例如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选篇。

总结
“年少万兜鍪”是辛弃疾对孙权英雄形象的凝练刻画,通过历史典故现实感慨的结合,传递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一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少年壮志”的象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宝剑”在唐诗中如何象征建功立业的雄心与正义之气?

    宝剑意象在唐诗中的建功立业象征与正义精神探析 一、宝剑意象的双重象征体系 在唐代诗歌的意象系统中,宝剑不仅是武器,更是士人精神世界的物化象征。这种象征意义主要沿着两个维度展开:对外指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对内体现浩然正气的人格理想。这种双重象征的形成,既源于先秦以来“剑”在礼制中的特殊地位,也得益于唐代开放尚武的社会风气。 二、建功立业雄心的诗意呈现 (一)…

    2025年11月9日
    190
  • 当局者迷出自哪首诗?

    当局者迷的出处及文化内涵分析 一、“当局者迷”的原始出处 “当局者迷”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北宋文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全诗内容为: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创作于1084年,当时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途经庐山时所作。诗中最后两句“…

    2025年6月28日
    690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如何写出岁月流逝的幽默与心酸?

    贺知章《回乡偶书》:岁月流逝的幽默与心酸 一、诗歌背景与文本解析 贺知章在唐天宝三载(744年)辞官归乡时已八十六岁,距他中年离乡求仕相隔五十余载。《回乡偶书》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两句,通过儿童天真烂漫的询问与诗人内心复杂感受的强烈对比,构建出独特的艺术张力。在看似轻松的对话场景中,实际蕴含着诗人对身份认同的错位感——…

    2025年11月9日
    150
  • 现代抒情自然诗有哪些?余秀华、海子笔下的生命与自然对话

    现代抒情自然诗中的生命与自然对话 余秀华与海子笔下的自然意象 现代抒情自然诗通过个体生命与自然的互动,呈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哲学思考。余秀华和海子作为代表性诗人,其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自然意象,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对话。 — 一、余秀华:残缺身体与自然的共生 余秀华的诗作以直白、锐利的语言,将个人命运与自然融为一体。她的诗中,自然既是慰藉,也是生命的…

    2025年5月11日
    1250
  • 五四以来的新诗诗人,是如何从宋词中汲取营养的?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五四新诗诗人如何从宋词中汲取营养的专业文章。 五四新诗的暗流:宋词传统的现代性转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其“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宣告了与古典文学传统的断裂。白话新诗作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以其自由的形式和全新的语言,试图彻底摆脱旧体诗词的格律束缚。然而,文学的血脉从未真正被斩断。当我们深入审视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新诗奠基者的…

    2025年11月5日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