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原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退隐江西期间,通过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反衬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文学地位: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誉为“人生三境界”的最高境界,象征历经磨砺后的顿悟。

二、全词解析与重点标注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重点内容
1. “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冷落处,与上阕的繁华形成对比。
2. “那人”意象:象征超脱世俗的孤高志士,或作者理想的人格追求。

三、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误用

案例1:文化传播

《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将本词谱曲演唱,引发年轻群体对宋词的关注。
误用现象:部分商家广告篡改为“灯火阑珊处等你”,曲解原意,弱化哲理性。

案例2:学术引用

清华大学校长毕业演讲引用此句,勉励学生“在浮躁中坚守初心”,贴合原词精神。

四、延伸思考

1. 跨文化对比:与西方“尤里卡时刻”(顿悟)的异同。
2. 教育意义:如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灯火阑珊”的象征手法。

总结:辛弃疾此词以元宵意象承载深刻人生哲理,“灯火阑珊处”至今仍是经典文化符号,需准确理解与传播。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李商隐《贾生》,诗中有何讽刺意味?

    李商隐的《贾生》一诗,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讽刺意味。诗中蕴含的讽刺意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讽刺统治者表面求贤,实则昏庸无能 诗句解析: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诗人以汉文帝在宣室(未央宫前殿的正室)召见被贬的贾谊为引子,看似赞扬文帝求贤若渴的态度。然而,这一表面的求贤行为,实际上却暗含讽刺。 次句“贾生才调更…

    2025年2月4日
    2560
  • 关于作家梦的诗有哪些?探索文学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

    关于作家梦的诗有哪些?探索文学创作背后的灵感源泉 一、作家梦的诗:文学创作的精神写照 作家梦是许多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它们或表达对创作的渴望,或揭示灵感的奥秘,甚至反思写作的孤独与挣扎。以下是一些经典诗作: 1. 《写作》——博尔赫斯 >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重点内容:这首诗揭示了写作的本质—…

    2025年7月13日
    1170
  • 忽有故人心上过是哪首诗?

    忽有故人心上过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出自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百五十四》。全诗如下: > 忽有故人心上过,> 回首山河已是秋。> 两处沉吟各自知,> 月明人倚楼。 重点解析: 1.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风深沉隽永,多寓社会批判与人生感慨。2. 《己亥杂诗》:共315首,是龚自珍辞官南归…

    2025年7月1日
    610
  • 宋词中调有哪些

    宋词的中调,按照传统的分法,大致指的是字数在59到90字之间的词作。然而,这种分类方法并不绝对科学,因为有些词牌虽然名为“令”但字数可能超过58字,而有些词作虽然字数符合中调范围,但风格上可能更接近小令或长调。不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可以列举一些常见的中调词牌和它们的字数范围。 常见中调词牌及字数 《临江仙》:双调,五十八字至六十字不等,上下片各五句…

    2024年9月15日
    2240
  • 陶渊明的诗和品质有哪些?从《归园田居》看隐士精神

    陶渊明的诗和品质探析:从《归园田居》看隐士精神 一、陶渊明的诗歌特色 陶渊明的诗以自然质朴、意境高远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对官场虚伪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少用典故,如《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寥寥数笔勾勒出闲适意境。 – 白描手法的运用,如《归园田居·其三》中“晨兴理荒…

    2025年7月13日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