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作白玉盘是哪一首诗?

呼作白玉盘是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呼作白玉盘”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这首诗是李白借月抒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月亮的皎洁与神秘。

诗句全文与解析

《古朗月行》全文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重点诗句解析

1. “呼作白玉盘”
– 诗人以孩童的视角,将月亮比作“白玉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圆润与皎洁。
标红说明:这一比喻成为后世描写月亮的经典意象,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 “又疑瑶台镜”
– 进一步将月亮想象为仙界的镜子,增强了神话色彩。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朗月行》常被选为古诗启蒙篇目。教师通过“呼作白玉盘”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手法,并鼓励学生用现代语言描述月亮(如“月亮像一块发光的圆饼”)。

案例2:文化创意产品

某文创品牌以李白诗句为灵感,设计了一款“白玉盘”月饼礼盒,包装上印有《古朗月行》全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结合,广受好评。

诗歌背景与意义

创作背景:李白借月喻世,诗中“蟾蜍蚀圆影”暗讽唐玄宗晚年朝政昏暗。
文学价值:展现了李白诗歌的想象力和语言张力,对后世咏月诗影响深远。

总结

“呼作白玉盘”不仅是李白对月亮的传神描写,更成为中华文化中月亮的经典意象。其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适合从儿童到成人的多年龄段赏析。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5

相关推荐

  • 荷叶尖尖是哪首诗?

    荷叶尖尖是哪首诗? 概述 “荷叶尖尖”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池塘的生机盎然,其中“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广为流传,常被误记作“荷叶尖尖”。 原诗解析 《小池》全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重点内容标红 – “小荷才露尖尖角”:描写初生荷叶刚露出水…

    2025年6月28日
    620
  • 王安石的悼亡诗有哪些?在政治家笔触下触摸温柔

    王安石的悼亡诗:在政治家笔触下触摸温柔 一、王安石悼亡诗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其诗文常被贴上“刚硬峻切”的标签。然而,他的悼亡诗却展现了鲜为人知的柔情与哀思,尤其是在妻子吴氏、弟弟王安国等亲人离世后,他写下了多首感人至深的作品。这些诗作融合了政治家的理性与文人的感性,成为宋代悼亡诗的重要代表。 二、王安石悼亡诗的代表作品 1. 《别…

    2025年5月29日
    850
  • 曹雪芹团圆的诗有哪些?红楼梦外的团圆执念

    曹雪芹团圆的诗有哪些?红楼梦外的团圆执念 一、曹雪芹笔下的“团圆”意象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并未直接创作以“团圆”为题的诗作,但通过人物诗谶、判词和情节隐喻,多次暗含对“团圆”的追求与破灭。这种矛盾构成了《红楼梦》的核心悲剧张力。 1. 判词中的团圆幻影 – 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大梦归…

    2025年5月29日
    650
  • 《吕氏春秋》全文,哪篇最让你受益?

    《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末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广博,融合了儒、法、道等多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阅读《吕氏春秋》的过程中,许多篇章都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和启示。如果要说哪一篇最让我受益,我认为《吕氏春秋》中关于“自知”和“识人”的篇章对我影响颇深,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经典论述,如“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等,这些观点不仅具有深刻…

    2025年1月15日
    1640
  • 有哪些八句干谒诗?古代文人求职诗中的才华与抱负

    古代文人求职诗中的才华与抱负:八句干谒诗探析 一、干谒诗的定义与背景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谋求官职或提携而创作的诗歌,兼具文学性与功利性。唐代科举制度完善后,干谒诗成为士人展示才华、表达抱负的重要媒介,尤以八句律诗最为常见,因其结构严谨、言简意赅,适合快速传递个人能力与志向。 二、八句干谒诗的典型特征 1. 结构工整:多为五言或七言律诗,符合格律要求。2. 内…

    2025年6月24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