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是哪首诗?

长亭外古道边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长亭外,古道边”出自近代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李叔同(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这首诗创作于1915年,是中国近代文学中传唱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关键信息:

诗名:《送别》
作者:李叔同(弘一法师)
创作时间:1915年
体裁:歌词(后谱曲成为经典歌曲)

2. 全文内容与结构

《送别》全诗分为上下两阕,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通过长亭、古道、芳草、夕阳等意象,表达离别的哀愁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全文如下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重点意象解析

长亭古道:象征离别与远行
芳草夕阳:烘托苍茫寂寥的氛围
浊酒余欢:体现“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的哲思

3. 实际案例:文化影响与传播

案例1:影视作品引用

– 电影《城南旧事》(1983年)将《送别》作为主题曲,强化了影片的怀旧与感伤基调。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多次出现李叔同创作此诗的片段,展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情怀。

案例2:现代改编与致敬

– 歌手朴树在2017年翻唱版本引发全网共鸣,弹幕刷屏“唱哭了三代人”。
– 2020年上海交响乐团推出交响乐版《送别》,赋予经典现代艺术表达。

4. 与其他送别诗的对比

| 诗名 | 作者 | 名句 | 情感特点 |
|————–|——–|———————–|———————–|
| 《送别》 | 李叔同 | 长亭外,古道边 | 哀而不伤,禅意深远 |
| 《渭城曲》 | 王维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深情恳切 |
| 《雨霖铃》 | 柳永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缠绵悱恻 |

5. 总结

《送别》以其白话语言的优美性普世情感的表达,成为跨越百年的经典。诗中“长亭外,古道边”不仅是地理空间的描绘,更构建了中国文化中离别美学的象征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

  • 诗经农事诗有哪些?上古农耕文化的诗歌印记

    《诗经》农事诗有哪些?上古农耕文化的诗歌印记 一、《诗经》中的农事诗分类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大量反映周代社会生活的作品,其中农事诗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不仅记录了上古农耕技术的细节,更展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劳动生活的赞美。根据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农业祭祀诗:如《周颂·丰年》《小雅·楚茨》,描写丰收后祭祀神灵的场景。2. 农耕劳…

    2025年4月10日
    1830
  • 李煜的诗宋词有哪些?亡国之音中的词帝绝唱

    李煜的诗宋词有哪些?亡国之音中的词帝绝唱 一、李煜的文学地位与创作背景 李煜(937-978),南唐末代君主,史称“李后主”。他虽为亡国之君,却在词坛享有“词帝”美誉。其作品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 后期:亡国后被俘至汴京,词风骤变,充满“亡国之痛”与“人生幻灭”的悲凉,艺术成就极高…

    2025年5月8日
    1550
  • 梦见自己小便尿了很多,是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释放?

    梦见自己小便尿了很多:生理需求还是心理释放? 引言 梦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神秘映射,其中关于排泄的梦境(如小便)常引发广泛讨论。这类梦境可能反映生理刺激,也可能象征深层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从生理学、心理学双视角解析该现象,并结合临床案例探讨其意义。 — # 生理学视角:身体的”警报信号” 当膀胱充盈达到临界值时,大脑会通过梦境…

    2025年5月20日
    1680
  •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酒后挥毫写下哪些激昂词作?

    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酒后挥毫写下哪些激昂词作? 一、辛弃疾与酒的文学因缘 酒是辛弃疾词作的重要催化剂。作为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常借酒抒怀,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收复中原的豪情倾注笔端。据统计,《稼轩长短句》中涉及”酒”的词作超过200首,占比近三分之一。 二、醉后名篇赏析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

    2025年6月6日
    1040
  • 长篇亲情散文有哪些诗?在长诗中感受血脉相连的温情

    长篇亲情散文中的诗意表达:在长诗中感受血脉相连的温情 一、亲情长诗的艺术特征与情感内核 亲情主题的长篇散文诗往往通过绵密的叙事结构和意象群,构建起一个充满温度的情感宇宙。这类作品通常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 时间跨度大(从童年记忆到暮年回望)2. 情感层次丰富(糅合感恩、愧疚、怀念等复杂情绪)3. 细节描写精准(通过生活片段折射深层情感) 艾青的《大堰河——我…

    2025年6月1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