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哪首诗?

“春耕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出处与农业智慧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春耕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悯农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通过对比农民的辛勤劳作与悲惨结局,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的残酷性,同时高度概括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规律

二、诗句的农业科学内涵

1. 春耕与秋收的因果关系
“一粒粟”到“万颗子”:形象体现了作物生长的指数级繁殖能力,例如:
实际案例:现代水稻种植中,1粒稻种可产出约200-300粒稻谷,若按“万颗”计算,需经历多代繁殖,但诗句以夸张手法强调“付出与回报”的农业逻辑。

2. 自然规律与农时的重要性
– 诗句中的“春”与“秋”对应作物生长周期,如北方小麦需秋播夏收,而南方水稻可春播秋收,体现古人对农时的精准把握。

三、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实践印证

1. 案例:杂交水稻技术
– 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将水稻单产从每亩300公斤提升至1000公斤以上,完美诠释“一粒粟”到“万颗子”的科技突破。
关键因素:良种选育(“一粒粟”的优化)+科学管理(“春耕”的精细化)。

2. 生态农业的延伸
– 例如“稻蟹共生”模式:水稻种植(春耕)与蟹苗投放同步,秋季收获稻米和成蟹,实现“一田双收”,呼应诗句的多元丰收理念。

四、诗句的哲学与社会启示

劳动价值:强调“没有春耕,何来秋收”的朴素真理,适用于个人成长、企业投资等领域。
可持续发展:古代“无闲田”与“农夫饿死”的矛盾,警示现代农业需平衡产量与生态保护。

结语:李绅的诗句不仅是文学经典,更蕴含跨越千年的农业智慧。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科技,其核心思想——尊重自然、科学投入、珍惜成果——始终具有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

  • 宋徵舆的诗作有哪些值得一读?

    宋徵舆(公元1618年—1667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倡几社,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瞻见长。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宋徵舆的诗作: 1. 《参军行》 内容概要:此诗描述了参军在檀州军败后的英勇表现,以及他对国家的忠…

    2024年10月3日
    2110
  • 含有风的古诗句有哪些?风中的诗意表达

    含有风的古诗句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风的形态和力量,还通过风这一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含有风的古诗句及其风中诗意的表达: 1. 描绘风景与季节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诗意表达: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细雨微风中的生动景象,鱼儿在细雨中跃出水面,燕子在微风中轻盈地飞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北风卷…

    2024年10月1日
    2380
  • 含钰果的诗有哪些?个人化意象与公共记忆的联结

    含钰果的诗有哪些?个人化意象与公共记忆的联结 一、钰果的文学意象溯源 “钰果”作为诗歌中的意象,最早可追溯至唐代道教文献,喻指“珍贵的精神果实”。宋代以降,文人将其与隐逸文化结合,如陆游《山居杂咏》中“钰果藏幽涧,心灯照夜明”,赋予其超脱世俗的象征意义。 二、典型案例分析 1. 古典诗词中的钰果 –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

    2025年6月22日
    1030
  • 寸草晖出自哪首诗?

    寸草晖出自哪首诗? “寸草晖”的出处 “寸草晖”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句诗的原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全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句解析 1. “寸草”:象征子女的微小孝心。2. “三春晖”:比喻母亲如春…

    2025年6月28日
    510
  • 梦见开车刹车刹不住,是安全警示还是心理危机?

    梦见开车刹车刹不住,是安全警示还是心理危机? 1. 梦境解析:刹车失控的象征意义 梦见刹车失灵是常见梦境之一,心理学和玄学领域对其有不同解读:– 心理学视角:象征对生活失控的焦虑,可能源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或重大决策。– 玄学/民俗视角:部分文化认为这是潜在危险的预兆,需警惕现实中的安全隐患。 重点内容:研究表明,约60%的成年人曾梦…

    2025年5月20日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