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一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时,因思念弟弟苏辙而作。词中融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手足亲情的眷恋,以及中秋明月的意象,成为千古绝唱。

2. 全词内容与解析

2.1 原文节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 重点词句解读

“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此处代指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
“千里共婵娟”: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表达对亲人/友人的深切祝福。

3.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3.1 文化传播

2021年央视中秋晚会以“千里共婵娟”为主题,通过全球直播,传递“天涯共此时”的团圆理念。
影视作品: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引用此句,烘托角色间的思念之情。

3.2 国际交流

中国航天命名:嫦娥探月工程中,“婵娟”成为月球探测器的代称之一,体现诗句的科技与文化融合。

4. 文学价值与影响

苏轼此词被誉为“中秋词之冠”,其豁达的人生观(如“此事古难全”)与浪漫的抒情手法影响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格高千古”,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5. 延伸思考

– 对比其他中秋诗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词更显超脱与乐观。
跨文化类比:西方诗歌中,雪莱的《致月亮》同样以月亮寄托情感,但东方语境更强调“共赏”的联结性。

结语:这句词跨越千年,至今仍是中秋佳节、离别思念时的经典表达,展现了中华文化中“以月寄情”的独特美学。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吹梦到西洲是哪首诗?

    吹梦到西洲:探寻古诗中的经典意象 一、“吹梦到西洲”的出处 “吹梦到西洲”出自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是南朝乐府中最长的抒情诗篇之一。该诗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女子口吻抒发对情人的思念,语言婉约,意象优美。 重点内容:– 原文节选: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西洲”是诗中虚构或实际的地名,…

    2025年6月26日
    380
  • 初三的古诗有哪些?回顾学生时代的古诗记忆

    初三阶段的学生会接触到许多经典的古诗作品,这些古诗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也激发了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以下是一些初三阶段可能会学习到的古诗作品,以及对学生时代古诗记忆的一些回顾: 初三阶段可能学习到的古诗作品 《观沧海》曹操 原文节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

    2024年9月24日
    2170
  • 诗的风格技巧有哪些?从豪放到婉约的审美谱系

    诗的风格技巧有哪些?从豪放到婉约的审美谱系 一、诗歌风格的分类与核心特征 诗歌风格是诗人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的集中体现,主要可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谱系,二者在语言、意象、情感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 1. 豪放风格 – 特点:气势恢宏、情感奔放、意象壮阔,多用夸张、直抒胸臆的手法。 – 代表诗人:李白、苏轼、辛弃疾。 – 案例: …

    2025年5月23日
    1000
  • 唐代有哪些女人物的诗?还原红颜才女们的文学风采与人生故事

    唐代红颜才女:诗作中的文学风采与人生故事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不仅男性诗人辈出,女性诗人同样以独特的才情在文坛留下璀璨篇章。她们的诗作或婉约深情,或豪迈洒脱,展现了唐代女性的文学创造力与精神世界。以下是几位代表性女诗人及其作品与人生故事的梳理。 一、薛涛:才情与风尘的传奇 薛涛(约768—832年)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女诗人之一,与刘禹锡、元稹等文人交游甚…

    2025年6月4日
    670
  • 不去分辨你是人是鬼是哪首诗?

    不去分辨你是人是鬼:探析诗句背后的文化意蕴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考证 “不去分辨你是人是鬼”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现代网络流行语。经考证,该句最早出现在2018年左右的网络段子中,后被广泛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唐代诗人李贺《秋来》中的名句”秋坟鬼唱鲍家诗”存在意象关联,但并非直接引用。 二、文化意象解析 1. …

    2025年6月24日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