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在唐玄宗面前念的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孟浩然在唐玄宗面前念的是哪首诗?

背景介绍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据史料记载,孟浩然曾有机会在唐玄宗面前展示才华,但因一首诗而错失仕途机会。这一事件成为唐代文坛的著名轶事。

重点内容:孟浩然所念的诗

根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孟浩然在唐玄宗面前念的是《岁暮归南山》。全诗如下: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其中,“不才明主弃”一句触怒了唐玄宗。玄宗认为孟浩然是在暗讽自己不识人才,因而龙颜不悦,导致孟浩然仕途受挫。

实际案例分析

1. 诗歌的深层含义

《岁暮归南山》表面上是孟浩然自谦才华不足、感叹年华老去的作品,但“不才明主弃”一句隐含了对朝廷用人不公的抱怨。这种含蓄的批评在帝王面前显得不合时宜。

2. 历史记载的差异

《新唐书》明确记载了此事,并指出玄宗因此疏远孟浩然。
《唐才子传》则补充了细节:孟浩然是因友人王维引荐得以面圣,但因诗作内容不当而错失机会。

3. 后世评价

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此事,认为孟浩然的诗“无意中得罪”,反映了文人直率的性格与帝王威严的冲突。

结论

孟浩然在唐玄宗面前所念的《岁暮归南山》,因其含蓄的牢骚之语,成为他仕途转折的关键事件。这一案例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与皇权的微妙关系,也揭示了诗歌在政治场合中的潜在风险。

重点总结
– 孟浩然因《岁暮归南山》触怒唐玄宗。
– “不才明主弃”是引发矛盾的关键句。
– 此事成为唐代文人仕途受挫的典型例子。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李清照诗作有哪些闺怨情思?易安体中的女性意识觉醒

    李清照诗作中的闺怨情思与女性意识觉醒 易安体中的独特女性视角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作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明的女性意识著称。她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传统闺怨题材的哀婉,更通过“易安体”的独创性,体现了早期女性意识的觉醒。 — 一、闺怨情思的典型表现 1. 孤独与思念 李清照的闺怨词常以独处空闺为背景,表达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

    2025年5月8日
    1070
  • 悯农是哪首诗?

    《悯农》是哪首诗? 一、《悯农》的基本信息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之一,共有两首,统称为《悯农二首》。这两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出自《悯农·其二》)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悯农》的全文及解析 1. 《悯农·其一》 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25年6月26日
    370
  • 策马啸西风是哪首诗?

    策马啸西风:诗歌溯源与文学意象分析 # 一、关于”策马啸西风”的诗句出处 重点内容:经过专业文献考证,”策马啸西风”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现代武侠作品中创造的文学意象。这一发现颠覆了许多读者的传统认知。 实际案例:在古诗词数据库(如《全唐诗》《全宋词》)中进行全文检索,未发现包含”策马啸西风&#82…

    2025年6月26日
    440
  • 关系静夜诗问题有哪些?李白《静夜思》版本争议

    李白《静夜思》版本争议与关系静夜诗问题研究 # 一、关系静夜诗的核心问题 关系静夜诗问题主要围绕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展开,涉及版本源流、文本变异、文化阐释等多个学术维度。该问题之所以成为学界焦点,源于以下几个关键争议点: 1. 原始文本的确定性:现存最早的宋代版本与明清流行版本存在显著差异2. 修改动机的争议:后人改动是出于格律优化还是文化适应3. 经典…

    2025年5月1日
    910
  • 杨颖刘诗诗古装剧有哪些?双姝争艳的古装荧屏对决

    杨颖刘诗诗古装剧有哪些?双姝争艳的古装荧屏对决 一、引言:85花旦的古装战场 杨颖(Angelababy)与刘诗诗作为85后顶流花旦,凭借高颜值与古装适配度,在多部古装剧中留下经典角色。两人虽风格迥异——杨颖明艳灵动,刘诗诗清雅端庄,却在古装领域屡次“隔空交锋”。本文盘点二人的古装代表作,分析其荧屏形象差异。 — 二、杨颖古装剧代表作 1. 《孤…

    2025年6月1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