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是哪首诗?

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背景

“危楼高百尺”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全诗如下: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期间所作,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寺高楼的高耸入云,展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诗歌解析

1. 危楼高百尺
– “危楼”指高楼,“百尺”是虚指,极言楼高。
– 通过夸张手法,突出山寺的险峻和诗人的惊叹。

2. 手可摘星辰
– 进一步强化楼高,仿佛伸手可触星辰,体现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3. 后两句的意境
– 诗人因楼高而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惊动天上的仙人,充满童趣和奇幻色彩。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教育领域
– 该诗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用于教授学生古诗的夸张手法和想象力
–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危楼高百尺”与现实中的高楼,理解艺术夸张。

2. 文化创意
– 在旅游宣传中,部分景区借用“危楼高百尺”形容山间古寺(如山西悬空寺),突出其险峻特色。

3. 跨学科研究
– 建筑学者曾以诗句为灵感,分析唐代楼阁建筑的审美倾向(如追求高耸、与自然融合)。

四、总结

李白的《夜宿山寺》虽短小,但通过夸张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名句“危楼高百尺”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体现了李白诗歌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4

相关推荐

  • 爱国诗有哪些象征物?龙、长城等意象的诗学建构

    爱国诗中的象征物及其诗学建构 一、核心象征物解析 爱国诗歌常通过特定意象构建民族认同与文化记忆,以下为经典象征物及其内涵: 1. 龙:民族精神的图腾 – 象征意义:皇权、力量、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诗学案例: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 …

    2025年5月31日
    1070
  • 师生情谊永长久的诗句,有哪些感人至深?

    表达师生情谊永长久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感人至深的例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 诗句以春雨滋润万物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默默教导和无私奉献,情感细腻且深远。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处:清·郑板桥《新竹》 诗句通过新竹与旧竹的关系,形象地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扶持和助力,以及学生成长后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2024年12月15日
    1950
  •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如何体现苏轼对亡妻的深挚悼念的?

    苏轼《江城子》中的生死悼念:解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世界 引言:词作背景与情感基调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中国悼亡词中的巅峰之作,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时年苏轼四十岁,任密州知州。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逝世十周年而作。王弗十六岁嫁与苏轼,二十七岁病逝,十年间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对亡妻的思念愈发深沉。 “十年生死两茫茫…

    2025年10月21日
    310
  • 童心向党:哪些诗歌以童真视角讴歌时代精神?

    童心向党:哪些诗歌以童真视角讴歌时代精神? 一、童真视角与时代精神的诗意结合 儿童诗歌以其纯净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孩子的眼睛观察社会变迁、歌颂党的引领,既能展现天真烂漫的童趣,又能深刻反映家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二、经典诗歌案例解析 1. 《党是太阳我是花》(作者:金波) – 核心意象:将党比作太阳,儿童比作向阳而…

    2025年6月6日
    860
  • 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重点内容 “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句词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词人在繁华喧嚣中寻觅超脱的意境,后被广泛引用以形容“历经繁华后的淡然”或“意外收获的惊喜”。 — 原词解析 《青玉案·元夕》全文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2025年6月28日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