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年少掷春光出自哪首诗?

当时年少掷春光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当时年少掷春光” 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原文节选
>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诗句解析

1. “当时年少掷春光”
– 此句并非原诗直引,而是后人化用韦庄词意,将“当时年少春衫薄”与“掷春光”(挥霍青春)的意象结合而成。
重点内容:原句强调年少时轻狂不羁,以“春衫薄”暗喻青春短暂,而“掷春光”更直白地表达了对时光的挥霍。

2. 韦庄的词风
– 韦庄词以婉约深情著称,此词通过回忆江南年少时的风流生活,对比如今白发苍苍,凸显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感慨。

实际案例:诗句的化用与传播

1. 网络文学引用
– 在晋江文学城小说《春日宴》中,作者直接化用“当时年少掷春光”作为章节标题,借以表达主角对青春往事的追忆。
重点内容:此类化用说明该诗句的意象已被广泛接受,成为“青春追忆”的典型表达。

2. 学术研究中的误引
– 部分论文误将“当时年少掷春光”当作原句引用(如《唐诗意象研究》某章节),实际应为“当时年少春衫薄”。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考据原文的重要性

如何正确引用?

– 若需引用原句,建议使用韦庄《菩萨蛮》中的“当时年少春衫薄”。
– 若引用化用句“当时年少掷春光”,需注明“化用自韦庄《菩萨蛮》”,避免误导读者。

总结

重点内容:韦庄的原句“当时年少春衫薄”通过后人演绎衍生出“掷春光”的变体,二者均承载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在文学创作中,需注意区分原典与化用,确保引用的准确性。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元曲中的“因果报应”思想有何社会基础?

    元曲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及其社会基础 一、元曲与因果报应思想的关联性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大量作品通过戏剧化情节展现因果报应主题。这种文学现象的形成,与元代特殊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元杂剧《窦娥冤》中”血溅白绫、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超自然现象,正是对司法不公的终极审判,体现了民众对现实秩序失范的精神反抗。 二、多元文化融合的宗…

    2025年11月2日
    230
  • 陆游的渔家傲寄仲高如何诉说思乡与不得志之情?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中的双重悲鸣:思乡与不得志的文学解析 一、创作背景与情感基调 陆游创作此词时正值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他被调任夔州通判,身处远离故土的巴蜀之地。仲高是陆游的堂兄,这首寄赠之作表面是家常问候,实则承载着诗人复杂的心绪。当时陆游因坚持抗金主张遭到主和派排挤,职业生涯陷入困顿,这种个人际遇与家国情怀的交织,为词作注入了特殊的情感张力。 …

    2025年10月29日
    290
  • 马致远《荐福碑》如何抒发文人命运多舛的悲愤?

    马致远《荐福碑》中文人命运多舛的悲愤抒写研究 一、戏剧结构与文人命运的互文性 马致远通过《荐福碑》中书生张镐三试不第的叙事主线,构建了元代文人命运的现实隐喻。剧中主角携带荐福碑拓本赴京赶考,却遭遇碑石被雷击碎的荒诞结局,这种情节设置暗合了元代废除科举制度后文人仕进无门的现实困境。在第二折中,张镐感叹”我本是读书人,倒做了飘零客”,直接…

    2025年11月2日
    250
  • 元代“爱情剧”有哪些代表作?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元代爱情剧代表作的专题文章,符合您的格式要求。 元代“爱情剧”代表作探析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杂剧艺术大放异彩。在众多题材中,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爱情剧” 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以下将介绍几部元代爱情剧的巅峰之作。 # 一、…

    2025年11月2日
    190
  • 富贵百年能几何是哪首诗?

    富贵百年能几何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富贵百年能几何”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悲歌行》。该诗是李白晚年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富贵虚幻的深刻感悟。全诗通过豪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慨叹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二、原诗全文及重点解析 《悲歌行》全文:“`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

    2025年7月1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