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首诗里的?

Random Image

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首诗里的?

一、诗歌出处

“黄四娘家花满蹊”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约公元761年),描绘了成都浣花溪畔的春日风光,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二、全诗内容及解析

原诗: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解析:

1. 黄四娘:杜甫的邻居,身份可能是当地富户或普通农妇,其名体现唐代民间对女性的称呼习惯。
2. 花满蹊:蹊(xī)指小路,“满”字突出花朵繁茂,覆盖了小径的视觉效果。
3. “压枝低”:通过拟人化手法,生动表现花朵重量使枝条下垂的动态画面。
4. 末句双声叠韵“恰恰”模拟黄莺啼叫声,与“时时”形成音律对仗,增强诗歌的音乐性。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语文教学
该诗常被选入小学教材,教师通过“花满蹊”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春日景象,例如:
> *“让学生绘制诗中场景,或对比拍摄的现代公园花径照片,理解杜甫的观察力。”*

2. 文化衍生
– 成都杜甫草堂景区以此诗为主题打造“花径”景点,还原诗中意境。
– 2023年河南卫视《清明奇妙游》节目引用此句,用舞蹈呈现蝶舞莺啼的生动画面。

四、诗歌的文学价值

1. 体现杜甫诗风的多样性:不同于其沉郁顿挫的史诗,此诗展现清新明快的田园风格。
2. 炼字典范“压”“满”等动词的精准使用,成为后世学习范例。
3. 影响后世:宋代诗人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等句,可见对杜甫写景手法的继承。

五、常见误解澄清

误记为他作:有人误认为此诗是孟浩然或白居易作品,需强调其出自杜甫组诗。
“蹊”字读音:部分读者误读为“qī”,实际应为“xī”(小路之意)。

如需进一步分析诗歌格律或杜甫草堂时期创作背景,可提供补充资料。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三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三岁小孩学的诗有哪些诗?在启蒙教育中播撒诗意种子 一、为什么选择诗歌作为三岁孩子的启蒙教育? 诗歌是语言启蒙的重要工具,其节奏感强、韵律优美的特点特别适合幼儿的语言发展。三岁孩子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帮助他们:– 培养语感:通过重复的韵律和节奏,增强对语言的感知。– 丰富词汇:诗歌中的意象和词汇能拓展孩子的认知。…

    2025年6月1日
    510
  • 李清照写的诗有哪些诗意?易安体中的婉约与豪放

    李清照诗词的诗意探析:易安体中的婉约与豪放 一、李清照诗词的总体风格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其作品以“易安体”独树一帜。她的诗词兼具婉约细腻与豪放深沉的双重特质,既展现了女性视角的柔情,又融入了家国情怀的壮阔。 二、婉约诗意的表现 1. 闺情与相思 李清照早期作品多描写闺阁生活与离愁别绪,语言清丽,情感细腻。&#8…

    2025年6月15日
    680
  • 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花非花,雾非雾”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以其朦胧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闻名,被归类为“感伤诗”。 > 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 意象朦胧:诗中用“花…

    2025年6月27日
    400
  • 关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诗句,有哪些温暖人心?

    关于朋友之间友谊的诗句,有很多都温暖人心,它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温暖人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两句诗表达了朋友之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心灵相通,情谊不变的深厚友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诗人以桃花潭水的深邃来比喻汪伦对他的深厚情…

    2024年12月21日
    2310
  • 岳飞的诗有哪些诗句?精忠报国的豪情与铁血丹心

    岳飞的诗有哪些诗句?精忠报国的豪情与铁血丹心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不仅是军事家,更以诗词抒发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其诗作虽存世不多,但句句铿锵,充满铁血丹心的家国情怀。以下是其代表性诗句及分析。 一、经典诗句赏析 1.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开篇即以磅礴气势展现岳飞面对山河破碎的愤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

    2025年5月11日
    840